③国家之间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④文化建设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也显著增强。近年来的历次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不仅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质量也在提高,他们出席人大会议再也不只是拍拍手、握握手、举举手了。这说明
A.文化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C.发展民主政治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升
D.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14.2015年2月28日,由央视前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聚焦雾霾及空气污染的深度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热播,此片不仅引发了网友的评论热潮,掀起了一场指尖上的传播风暴,更使各种品牌空气净化器产品再度热销。这表明
A.大众传媒已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消费心理对人的消费行为有决定性的作用
D.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1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长期的战争给江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使得邻近的文化在江淮地域交流碰撞,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子思想和老庄的道教学派,奠定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
①经济政治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交流有助于文化创新发展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探究题
16.(27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至26日在山东省举办,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最新成果。让我们走进"十艺节",领略文化的魅力。
材料一:"十艺节"期间,各类艺术精品异彩纷呈,广大群众在尽情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自身文明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山东省旅游局开展"看精彩十艺,游好客山东"活动,以"喜迎十艺节"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十艺节"的成功举办,让山东人更有底气和责任寻求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裂变,凝聚起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力量。
材料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祥和)(下图),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如意为载体,既融合了山东古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 又凸显了和谐祥瑞的时代风尚。CHINA首字母"C"字形状,寓意中国艺术节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材料三:"十艺节"中,吕剧《一个钱包》感人肺腑,好评如潮。该剧根据山东省道德模范、文登市环卫工人李玉坤爱心助学的事迹改编而成。十几年来,李玉坤几乎将自己微薄收入连同捡破烂的所得全部捐助贫困学生,默默奉献。她用朴实的行动阐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诉说着新时期的价值观。她的爱心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1)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哪些作用?(9分)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十艺节"标志的创作思路说明如何实现我国文化的创新。(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