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新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取材于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一种强制性行政处罚措施。

B.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点鲜明。

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外。

D.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鞭辟入里。

B.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C.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D.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论题集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五代的贬谪史,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和命运沉浮的写照。

B.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

C.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关系亲疏密切相关。

D.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田 鑫

①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