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内蒙古集宁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内蒙古集宁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高一

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物理答案

   1.D

   【解析】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1万米的时间时,自行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不是看质量、体积的大小,质量和体积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B错误;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才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故C错误;同一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C

   【解析】

   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所以伽利略用来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所以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B

   【解析】

   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最后速度达到最大值.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

   4.B

   【解析】

   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

   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由图象可知:t2时刻前位移为正,t2时刻后位移为负,故t2时刻对原点的位移最大.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得出有效信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5.C

   【解析】

   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为,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位移为,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解得:,故选项C正确。

   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结合速度的大小求出下滑的位移。

   6.C

   【解析】

   设落地前第一个小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s,则第二个小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s,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h1=gt2,h2=g(t−1)2,则两粒石子的距离△x=h1-h2=gt-5,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大,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C

   【解析】

   A、灯泡受的重力受力物体是灯泡施力物体是地球,灯泡对绳的拉力受力物体是绳施力物体是灯泡,二者大小相同方向相同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所以A错误;

   B、灯泡受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受力物体都是灯泡,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所以B错误;

   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属于相互作用力,所以C正确;

   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属于相互作用力,所以D错误。

   点睛: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缺一不可;根据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与特点可逐项做出判断。

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