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大气中

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 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答案】B

【解析】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吸收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大气吸收能力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减少,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加。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9.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 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 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 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答案】D

【解析】

  "露重见晴天"与大家熟悉的"十雾九晴"的理解一样。露是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成。"露重见晴天"就是说早上多露,则说明夜间气温下降快,气温低,即可知D项: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是正确的。

10.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