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负功,W=qU=q·Ed=2×10-9×2×103×4×10-2 J=0.16×10-6 J。即电场力做功为-0.16×10-6 J。
6.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的长度为1 m,D为AB的中点,如图5所示。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ABC所在平面,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6 V和2 V。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一电荷量为1×10-6 C的正电荷从D点移到C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则( )
图5
A.W=8×10-6 J E>8 V/m
B.W=6×10-6 J E>6 V/m
C.W=8×10-6 J E≤8 V/m
D.W=6×10-6 J E≤6 V/m
解析:选A 因电场是匀强电场,D是AB的中点,故D的电势φD==10 V。所以W=q(φD-φC)=8×10-6 J。设E的方向与的夹角为α,则α≠0,否则等势面与AB垂直,C点电势就会高于B点电势。由E=可知:=,因α>0,则cos α<1,E>8 V/m,故A正确。
7.如图6所示,直线上有O、a、b、c四点,a、b间的距离与b、c间的距离相等,在O点处有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若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先从c点运动到b点,再从b点运动到a点,则( )
图6
A.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相等
B.前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后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C.前一过程中,粒子电势能不断减小
D.后一过程中,粒子动能不断减小
解析:选C 根据点电荷电场及电势分布特点可知,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则O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