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第2页

1、 再读一读。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三、深入7---8自然段,感悟中华不振,理解周恩来立志原因。

1、学生默读找句子。

2、汇报交流。

(1)四人小组交流或同桌交流 。

(2)全班交流。(学生汇报哪句就品析哪句)

重点品析:

A、这一带果真和别处不大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接到两帮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抓"大不相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感悟中华不振。)

小结:在中国的土地上,有那么一片繁华的地方,但却不是我们中国的,而是外国人的租界地。租界地以外的中国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指名)

 是呀,一百年前的中国多落后呀!中华不振呀!

B、只见人群中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抓"衣衫褴褛、哭诉-----得意扬扬" 感悟中华不振。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小结:因为中华落后,百姓生活潦倒,处处受欺辱,就连中国巡警也丧失了基本的良心。这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呀!

C、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他训斥了一顿。(抓:不但不解决,反而。。。。。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感受中华不振。)

小结:看到这不公平场面,你心情如何?(预测:气愤,愤怒)

   把这样的心情用声音读出来吧。

(3)学生感情读句子。给予评价。

3、围观的中国人心情怎样?生读句子,感悟中华不振。

4、品读句子,进一步体会中国人的无奈和懦弱,感悟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