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学案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学案第3页



高二历史学案

必修III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训练)

1."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2.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主要是指

A.由民间艺术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D.将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

3.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

  A.历史学家的分析与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4.宋元明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下列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①词成为文化的主流 ②瓦肆、勾栏的兴起 ③章回小说的出现 ④谴责小说的出现 ⑤风俗画的出现 ⑥杂剧的产生 ⑦京剧等剧种的出现

  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

5.唐高宗李治酷爱书法艺术,如果你要拍一部反映唐朝历史的影视剧,让你去布置李治的书房,你能选择哪些道具去布置 ①王羲之的《兰亭序》 ②夏圭的《山水十二景》 ③八大山人的《松鹰图》 ④佛祖释迦牟尼像

  A. 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7.右图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形象时尚、动感可爱的五只羊,分别取名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这幅图画应属于( )

A.油画 B.彩陶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8.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两种基本形式。下列著名的文学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流派的是(  )

①《诗经》 ②《离骚》 ③《蜀道难》 ④"三吏"与"三别"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9.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分)

图一 张旭《古诗四帖》 图二 颜真卿书法 图三 北宋张择端《清明 图四 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

上河图》(局部)

 图五 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请回答:

(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4分)

(2)图三、图四分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形成两种画风差异的原因。(4分)

(3)依据图五,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