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估算法)。每运用一种方法总结依次,让学生看看什么样的图形适合用什么样的方法。其实(1)(2)都是平面图形,(3)(4)都是生活中的实物。
2、充分展示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每部分都把学生的不同想法尽量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再优化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与创新思维能力。
(二)失败之处:
1、小组讨论有些流于形式。在没块教学中先出示题目与图形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有些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对讨论也是流于形式,搞不清到底讨论什么:是方法还是答案?如果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的效果会好很多。
2、时间分配不恰当。"分一分,数一数"相对其余三部分是较简单的,而我却用了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而缩短了"移一移,数一数"这种重要方法的展示与教学时间,而且没有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3、操作不规范。"移一移、数一数"中平移应是在同一平面内上下、左右移动,学生用手把剪下的三角形拿出来又放到缺口时没太在意,其实这已经不是平移了,看来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举动及时予以纠正,注意操作规范,否则会形成学生认知错误,认为这样也是平移。
4、没有多媒体运用。因为准备匆忙,加上水平有限,"平移"总做不出动画效果,所以半成品的课件上课时并没有用,这是很大的一个遗憾。本身是实践活动课,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际操作,而挂图太过平面与静态,没有多媒体效果好。以后要多研究教材,准备充分,同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五年级开始数学的每个大单元后都有一课整理与练习,说明从五年级开始需要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要有一定的归纳,整理,反思和评价能力,为此我就谈谈以下三点认识。
一、整理与复习定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