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高考易失分点
《生活与哲学》高考易失分点第1页

《生活与哲学》高考易失分点

1. 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

分析 (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有其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2.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

分析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对经济发展、政治变革起巨大的反作用,但归根到底是第二位的。

3. 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回事。(×)

分析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4. 意识也在运动,所以,运动可以离开物质。 (×)

分析 意识也在运动,但是,意识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反映。人脑是意识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5. 规律有好坏之分。 (×)

分析 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于规律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限制规律发生消极作用的条件,使规律发挥积极作用,造福于人类。

6. 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分析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所以,认为规律都是永恒的、万古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7.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

分析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则必须依赖物质。

8.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

分析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我们获得知识则有两个途径:一是实践即直接经验,二是学习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