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学案(教师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学案(教师版)第3页

  ①翠翠在外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②请概括翠翠和外公相依为命的生活。

  帮外公摆渡、和外公一起晒太阳、听外公讲故事、和外公"我吹你唱"、帮外公备办物品。

  浓浓的祖孙情,弥漫在茶峒的山山水水间,也弥漫在我们的心头。

  6.找出能体现边城民风的人和事,体会淳厚的民风、淳美的人情。

  ①学生在文中找相关内容: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②归纳:热情、友善、淳朴,这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

  7、我们现在读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审视现实,我们也不由得感到,在今天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商品经济的大潮越来越把人商品化、庸俗化,冷漠、自私、惟利渐渐充满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人们互相猜疑、提防、抱怨,"四合院"文明逐渐离我们远去。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激起了我们心底对"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美好人性和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呼唤;让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一如边城的美好社会。

  8、结合沈从文小说题材、创作意图。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的人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孤寂,但即使是孤寂,也是充满诗意的。

  《边城》的人物、故事和环境都是美化了的。小说通过生动迷人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作者长期不懈探求的美和善的人性,和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形式"。同时,这也是作者对黑暗社会和丑恶势力的一种批判,反映了城乡两个世界的不同,教育青年人振奋精神,重新燃起"自尊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