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4:
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结合史料,评价罗斯福新政。
(指导学生掌握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71页最后三段正文和上述材料,从对美国、对世界两个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材料一: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
报纸咒骂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是"敲富人竹杠"、"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社会保障法》出台后有人说"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共产党。
材料二: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信仰!"
材料三:
罗斯福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在他的生日,全国有6000处地方举行祝寿活动,贺电长达12英尺。一次民意测验显示,他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的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探究讨论,深入分析,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步骤和方法;
阅读史料小组讨论探究,明确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意图:
辩证分析、发散思维,从进步和局限、经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角度多元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影响]:
(1)经济:美逐渐渡过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力恢复发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