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要求:学生小声跟读。
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要求放开大胆。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停顿的长短。
教师就其朗读情况作出评价。设问: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
教师指导。
一、从内容入手,理清层次,把握情感。
二、从节拍、音韵入手,读出节奏。
本文是一篇辞。辞,一种文体,具有如下特点。两句一组,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意思。多为六字句,每句读三拍,音韵和谐,具有节奏美。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一,从内容入手,理清层次,把握情感。设问:第一段有八句,按辞的特点可分为两层,是哪两层?揭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第一层:"归去来兮"----------"奚惆怅而独悲"。
心理:自责、后悔。语气稍重,语调稍高,节奏稍快。
第二层:"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
心理:自恕、欣慰。语气稍轻,语调稍低,节奏稍慢。
学生朗读,抽一学生朗读并评价。
节奏如何把握?按辞的特点,这儿押的韵有"ui"(归、追)"ei"(悲、非),非常和谐。每句读三拍,多字照样,四字句声音拖的长一点。节与节之间停顿稍长一点。
学生朗读,抽一学生朗读并评价。
师生齐读。
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学生揣摩并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要求:一、放下包袱,大胆朗读。
二、按辞的特点,四句一节归纳内容,理清层次,把握情感,读出语气,注意语调。
三、以组为单位,每组推荐一名朗读优秀者,进行朗读比赛。
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朗读,进行点拨指导。并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读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