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永久的生命》教案教学设计(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
免费下载《永久的生命》教案教学设计(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鉴赏精巧的构思,隽永的语言。

3.感受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不懈的拼搏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作者介绍:伯特兰·罗素(1872-1970)系英国现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由于政治原因,曾两次被监禁。他是一个极富鼓动天才的辩论家,一个文理兼通的勤勉的科普工作者,曾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他为他所信仰的自由事业而孜孜以求,义无反顾。因他"为思想的自由和人道主义的理想而写作",于195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为何而生》一文是他为晚年自传作的前言,以其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

罗素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

思考:作者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爱情:带来狂喜、摆脱孤寂、体会美好人生境界

致伊迪丝

经历漫长的岁月

我寻求安宁

我找到狂喜,

我找到烦恼,

我找到疯狂,

我找到孤独,

我找到孤寂的痛苦,

它啮噬着我的心,

但安宁我从未得到!

到了垂暮之年,

行将就木,

我认识了你!

认识了你,

我找到了狂欢和安宁,

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

多年孤独的岁月之后

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什么是生命

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

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追求知识: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