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主要人物形成鲜明对照。③同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人物。
2、讨论:导致项羽悲剧命运的因素有哪些?
要点:①起兵的动机不纯,想取秦而代之;②迷信武力,始终不能认识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天意;③不能践守"先入关者为王"的诺言;④优柔寡断,缺智少谋。(学生回答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3、讨论:司马迁对项羽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1)看两段文字。
(一)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二)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四两段。
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选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朗读指导: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情节发展的张弛度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第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