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宋词四首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离别,是人生难免的一件事情。亲朋好友远游异地,是离别;故交知己背井离乡,是离别......凡此种种,人们总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缕缕情丝织就绵密的人情之网,让人们抛不开、扯不断、挣不脱。无论贵贱贫富、地位高低,无论贤愚聪拙、身份何异,都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都有离合的悲欢、聚散的苦乐。不过也正因为有了离别的痛楚,才有了再次重逢的喜悦。在期待着人生再次重逢的时候,离别也会变成一种寄托,一种亲情、友情、爱情再次相逢的寄托。
美字体 大 江 东 去 , 浪 淘 尽 , 千 古 风 流 人 物 。
赏美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
佚 名
波浪汹涌,惊涛拍岸,东去无归,逝者如斯。赤壁之地,众军纷争,几度得失,今日依旧。滚滚长江东逝水,万千气象尽收于胸,诸此种种历历在目。在波澜壮阔的长江面前,一切都显得渺小而精致;在历史古迹的面前,过往烟云仿佛昨日重现。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字字句句,饱蘸深情,感怀着多少对古人的崇敬之意!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感受到你的豪迈,读懂了你的隽永。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他的人生就是一首诗,一首壮烈开阔的诗,一首遒劲深刻的诗,一首酣畅淋漓的诗。他用乐观面对坎坷,用豁达迈过苦难,用他那高亢的文字谱写了一段永不褪色的篇章!我,读懂了苏轼,读懂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书房的门后有几幅很久以前自己用铅笔瞎画的画,其中一幅是苏轼的《木石图》,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就深深地被震撼了,此刻我读懂了苏轼。那块饱经风霜、沟壑纵横的巨石;那棵历经风雨、歪歪扭扭的老树。你看,你看,巨石依然深沉;你看,你看,树枝依然刺向天空!它们是有鲜活生命的,此刻宛如穿越时空,东坡先生正与我促膝交谈,我笑了。曾经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书籍,了解了不少思想人物,但唯有东坡先生是我的最爱,与他的思想是共通的。
苏轼是正直的。因为政见相左,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被贬黄州,等到自己那一派复起,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的做法,再遭外贬,这种坚持自己主张,具有不妥协、不屈膝、不献媚的精神,还有几人?
苏轼是有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能对自己去世十年的妻子有如此真切的感情,是真性情也。
苏轼是豁达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高远的意境,这种坦然的心情,谁人能比呢?
苏轼是善良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己落魄失意却能把真诚美好的祝愿送给天下人,不是真善吗?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愿做苏轼的兄弟,一起喝酒,一同吃肉,一起吟诗,一同作赋。一起哭,一起笑。可以不要电脑、网络,不要汽车、洋房,不要数码相机、mp3......永远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