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5.0
本书是朱光潜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本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三、谈人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九、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谈美书简/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 《谈美书简/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简介:谈美,我得从人谈起,因为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何况文艺活动,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批评,同样也离不开人。 你我都是人,还不知道人是怎么回事吗?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古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作人的最高智慧。可不是吗?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还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仙子也渺茫难测。 艺术和美是怎样起源的呢?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食”就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就是绵延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于羊羹的味道,中外文都把“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以唱歌作乐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