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本书记录了一个旅美访问学者,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以书信的形式记录下来,整理成书,把作者所认识的美国社会展示给读者。
随任生活
引子
出国随任
家信
银行
“aaa”
“你发财啦!”
地铁
无家可归
“水深火热”
“发拉盛”
“话说电话”
长岛火车上的枪杀
偷钱有术
下雪天开车的遭遇
地铁站的婴儿
警察被抓
信件与包裹
罚单及其他
罚单的烦恼
图书馆
大街上的喇叭声
火灾
趣事二三
纽约的一些老人
左邻右舍
家庭暴力问题
搬家
黑人便衣警察遭枪击
年终汇报
在美国乘飞机
超级市场
抢银行
信用卡
加勒比之行
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
买照相机
我们的老龄邻居
我们的老龄邻居(续)
联合国大楼
家庭通告
访哥伦比亚卡塔赫那
访西雅图
芬兰行
墨西哥八日八夜(1)
墨西哥八日八夜(2)
墨西哥八日八夜(3)
墨西哥八日八夜(4)
墨西哥八日八夜(5)
墨西哥八日八夜(6)
墨西哥八日八夜(7)
墨西哥八日八夜(8)
巴厘岛之行
旧金山和夏威夷
新奥尔良
雇员生活
引子
内罗毕简报:开头的话
简报1:抵达内罗毕
简报2:上班的第一天
简报3:开始笔译工作
简报4:虚惊一场
简报5:在家待命
简报6:中秋节前夕
简报7:国庆节的第二天
简报8:步行上班
简报9:Shetif学说汉语
简报10:欢送会议服务处头头出差
简报11:小韩在中国园请客
简报12:孩子需要“整顿”
简报13:熟悉翻译中的习惯
简报14:江红约我外出参观
简报15:参观内罗毕唯一的大型ShoppingMall
简报16:“战略转移”
简报17:一对英国夫妇开办的学校
简报18:周末郊区游
简报19:观看中央台实况转播
简报20:转移到郭继东家住
简报21:看病
简报22:维维的生日
简报23:“时间紧,任务重”
简报24:uN:Day
简报25:吃野味
简报26:放假一天
简报27:又是一个星期天
简报28:UNBazaar
简报29:“安全费”
简报30:谈谈汽车
简报31:逛非洲工艺品自由市场
简报32:应邀外出游玩
简报33:江红女儿过生日
简报34:了解肯尼亚简况
简报35:工会的选举
简报36:安装“大锅”
简报37:肯尼亚供水、供电较落后
简报38:参观东非大裂谷
简报39:夫人计划来内罗毕与我“会师”
简报40:工资风波
简报41:发请柬.
简报42:uNON大院及大院里的人
简报43:圣诞节联谊会
简报44:谈谈这里的衣食住行
简报45:办签证大费周折
简报46:走一趟鱼肉市场
简报47:国际职员家中的非洲女佣
简报48:中餐馆里黑人服务员的“猫腻”
简报49:联合起来,保卫和平
简报50:订回程机票的麻烦
简报51:参观《0utofAfrica》作者故居
简报52:蒙巴萨游记
简报53:野生动物园记事
简报54:返程途中游开罗
简报55:短暂停留新加坡
后记
后记
杨埙老师这本游记是我在一次去外交部翻译室办事时,偶然看到的。
当时看到施燕华大使桌上放着一本“手抄本”:我拿起来一看,作者杨埙是北外王若瑾老师的先生。王若瑾老师虽然在大学没有教过我,但她的大名还是非常令我崇敬的。我草草浏览了一下稿子,感到体裁新颖,内容丰富,凭着我多年编辑经验,以为这个“手抄本”经过改编加工,一定会有市场的。于是在翻译室金蓉参赞的热心帮助下,我终于在2006年初见到了杨老师……为了使广大读者更真实地了解联合国雇员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尽可能地保留了书中的一些细节,没做大的修改,只是将作者以日记形式的“手抄本”,在结构上作了调整,使作品在层次上更清晰,阅读起来更方便。
在此向翻译室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本书的出版做出努力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2007年3月
这是本对于在国外或即将去国外生活的人有重要参考意义的书籍。书本主要记叙了一个联合国中国雇员在国外生活的所见所闻,收集了作者平时的见闻感受的记载。因为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所顾忌,所以,叙述轻松、自然。 本书主要记叙了作者在国外生活的所见所闻,对于在国外或即将去国外生活的人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主要是收集作者平时的见闻感受的记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所顾忌,叙述得轻松、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