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旧而识新
知旧而识新封面图

知旧而识新

季征宇,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集结了知识管理领域的随笔约30~40余篇,根据内容分成三个专辑,第一辑“不知旧,何以言新”主要集中了有关知识的概念的纵向挖掘和横向关联,把术语化的概念用中外典故、案例进行形象化的阐述,涉及知识观、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意识和理念。第二辑“记录的魅力量”是对知识的载体、记录、复制、传播和处理等各种行为进行旁征博引式的阐述,一段可读性很强信息知识发展简史。第三辑“新新工具论”结合信息化技术介绍知识管理的新工具,搜索、交流、发布、上传下载等等,让人在轻松中领略理念,掌握技能。

作者介绍:

季征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资深专业讲师,专栏作家。   毕业于同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曾先后在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和中建国际设计担任副总工程师、品管总监、研发总监、企划总监、首席知识官等职务。在上海佑旭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担任首席咨询师。现任悉地国际集团(CCDI)副总经理、副总裁。   在工程设计技术和管理领域有雄厚的业务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获得各类奖励多项。专著《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知识管理》被誉为内第一部工程咨询行业的知识管理著作。   知识的双轮驱动模型,知识共享的竞合博弈,知识获取成本最小化理论,职业知识结构三段论,项目管理中的知识流等理论均为业内首次提出。 “设计小管理,管理大设计”的理念,在工程咨询界深有影响。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理念篇

【知识理念】管理“不懂的知识”

牛人苏格拉底有个名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表面上非常谦虚,骨子里透着无比的自负,能够管理“无知”正是智慧的表现。

【知识理念】传承和持续

最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构筑一种精神上的信仰,这种“教派般的企业文化”也许就是现代的“道德传家”。

【知识理念】即类与旁类

设计师甲三年内看一千部电影,很多创作灵感,均有大片底子;设计师乙坚持不懈常年阅读行业外资料,很能触类旁通。

【知识理念】看不见的手

马斯洛理论使需求的解释立体化、层次化、丰满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命题的解释跃然纸上,不言而喻。

【知识理念】真实的记录

语言和文字的记录从来就不是客观性的记录,从五官感受到跃然纸上,早就“煎炒烹炸”过无数次了。

【知识理念】老化的是心灵

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光。知识的价值是多维的,缺少的是感悟知识的心灵。

【知识理念】三三两两

心疼孩子的父母,就容易将就,望子成龙心切的,又容易走极端。“易子而教”,用管理的术语,叫“所有权”和“执行权”分离。

【知识理念】“贬值”的价值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和知识的爆炸,知识的稀缺性越来越低,开始了第三次的大规模“贬值”,人类的文明站在了新的高度。

【知识理念】常识与见识

当你不能理解一项问题时,就回头去从最基本的来。最伟大的真理往往太重要了,以至于不可能是新的。

【知识理念】知识的结构

华生用“学识范围”来表述,福尔摩斯也巧妙地比喻了“知识结构”的建立和维护方法,这也许就是福尔摩斯的秘诀之一吧。

【知识理念】伤害与保护

谎言的好处就是逃避一些不能或是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事,如果要强制区分的话,可分为善意、恶意和自我保护三类。

【知识理念】知之·好之·乐之

“知”是听闻,进一步就是晓得;“识”是辨别,进一步的是理解。闻而不辨,也就是个两脚书橱。

【知识理念】不愿与不能

有一种病叫做“阅读障碍症”,指智力正常的人阅读困难,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种功能失调有关,属于“神经病”。

【知识理念】利益与眷恋

20世纪初,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单枪匹马,仅靠一己之力便让经典物理大厦轰然倒塌,标志着物理学新纪元的到来。

【知识理念】效用与欲望

幸福的分子是效用,分母是欲望。当分母变得无穷大时,人就会 “欲壑难填”;当分母趋向于零时,人就会“无欲则刚”。

【知识分类】隐形与显性

文,典籍也,就是文字资料;献,贤也,特指熟悉掌故、肚子里有料的人。两个字便建立了最早的知识分类。

【知识分类】开蒙·术业·视野

“隔行如隔山”说的是某个行业里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对业外的人来说,往往都是非常特别的知识。

【知识分类】眼才与手才

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显示了他所探究的是自然的规律,而不仅是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典型的“眼高手高”的案例。

【知识分类】口才与耳才

耳才出众的前提是拥有高度的灵敏性和深刻的理解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能听出“弦外之音”,所以也就格外能“捕获芳心”。

【知识分类】上下之间

能上能下是一件通畅的事。单上单下,不上不下,无论是做事、做人还是做些什么别的,就会有些“卡”。

【知识分类】须知与须戒

被后世大厨视为枕中秘笈的《随园食单》,似菜谱又非菜谱,尤其是“须知单” 与“戒单”,那就是厨子的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

第二辑 技术篇

【知识获取】读书·行路·著言

古时卫生条件差,人生七十古来稀,五十就算老人了。曹操五十吟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苏轼未到五十便高唱“老夫聊发少年狂”。

【知识获取】远观与近瞩

很多事情的评价,讲究远近相宜,空间上如此,时间上也是如此。历史评价不能离得太近,一定要拉开距离,拉开一段时空。

【知识获取】书要我读

当我们从“我要读书”的时代进入了“书要我读”的时代,培根的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就该重新定义了。

【知识创造】著作等身

曾听一个外科医生说,如果他们开刀要按照刀数来收费的话,病人的肚皮要成西瓜皮了。

【知识应用】依葫芦画瓢

老爸的摄影心得是,选一些摄影名作,按照这些作品拍摄时候的参数“临摹”,短时间就能技艺大增。

【知识应用】萧规曹随

管理管理,要先“理”后“管”,理就是要先制定规则。“理”要先“解”,要格物致知。

【知识应用】房谋杜断

在夫人的严厉监管下,老房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可坏性格运用得当,也能变废为宝。

【知识应用】李白和武松

人们被卡在这些固有的形式中,就像唱片中某一段固定的凹槽,永远无法摆脱出来。

【知识应用】趣谈做饭

当技术过于工具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人和自然的连接,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随风而散了。

【知识应用】愿望和现实

现实、愿望和能力均衡,套一句上海吃货们的行话叫做:“有的吃,想吃,吃得落,会得吃。”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知识应用】应试与测试

考试一直是能力认证的基本方法。只要供求不平衡,就会产生选择,而考试则是选择的一个手段。

【知识应用】机器翻译

有一种设想是发明一种随身携带的机器,可以把各种语言互相翻译,就可以达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境界。

【知识应用】坚守与背离

信守诺言的人自古以来便是稀缺资源,所以对诚信坚贞的讴歌和背信薄幸的谴责,一直是文学和艺术的永恒主题。

【知识应用】沽名和钓誉

中国足球在提高技战术水平方面可谓江河日下,但粉饰门面的功夫与劲头,却和王婆有得一拼。

【知识应用】承受与享受

民间用“光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打。”来彰显这是一个黑白两道通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知识应用】想当然与摆事实

朱元璋发现很多空白纸上盖着“官印”,顿时盛怒。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ISO9000,属于“欺罔”,于是近千名主印官员掉了脑袋。

【知识应用】巴赫与韩德尔

巴赫死在寻找伯乐的崎岖山路上,死后连块永久性墓碑都没落下。韩德尔去世后,下葬于西敏寺教堂,和牛顿、莎翁作了邻居。

第三辑 历史篇

【知识存储】结绳记事

南美的印加人结的绳结,就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还带着水的拖把一样,叫奇谱(khipu),一种奇特的谱,相当靠谱。

【知识存储】埃及蒲纸

纸莎草造莎草纸,读起来十分绕口,不如“蒲纸”的翻译十分传神,就是“像编蒲包那样编出的纸”,意贯中西。

【知识存储】泥版书

烧结的泥版最大的特点是不怕潮、不怕火、不怕蠹,百毒不侵。战火摧毁了两河流域的文明,唯有泥版书历经劫难,流传下来了。

【知识存储】龟甲兽骨

商代的中国,湖泊、河流众多,爬行动物、水牛众多,丰富的龟甲兽骨资源,成了人们首选的占卜和书写材料。

【知识存储】竹木简牍

动物性材料再多,也经不起人们的大规模使用。随着甲骨的来源开始枯竭,中国人开始打起木材和竹子的主意来。

【知识存储】羊皮纸

羊皮纸最大的缺点就是昂贵,如果要将中世纪欧洲的科学论著全部抄写在羊皮纸上.那么就得将当时全欧洲的羊群统统宰光。

【知识存储】中国纸

“蔡侯纸”的出现,标志着纸张取代竹帛的关键性的转折,是世界书写材料上最伟大的革命,大大降低了读书学习的成本。

【知识处理】印刷

没有发明印刷术以前,想看书就得用手抄,所以 “洛阳纸贵”都是“抄书惹的祸”。你抄我的,我抄他的,抄来抄去,错误越来越多。

【知识存储】录音摄影

大帅哥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曲终曰:“《广陵散》于今绝矣!”要是爱迪生穿越过去,嵇中散就可以无憾了。

【知识传播】电报与电话

以利沙格雷比贝尔晚了一个多小时递交了申请报告,第一台电话机发明者的桂冠,就戴在了贝尔头上。

第四辑 工具篇

【知识理念】新新工具论

工具不但可以是机械性,也可以是智能性的。推而广之,一切方法、思想、理念都属于广义的工具。

【知识获取】谈搜索

在搜索中,技巧比工具重要,方法比技巧重要,理念比方法重要,比理念更重要的是好奇心。

【知识存储】谈记录

欧阳修读书写作的诀窍是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老美的秘笈叫3B,bus,bed,bathroom,异曲而同工。

【知识获取】谈评价

“为官三代,始知穿衣吃饭”,讲的就是人的鉴别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素养的造就是需要时间的。

【知识共享】谈发布

蜀人陈子昂用心良苦兼以高昂成本,一日之内,便名满京城,成为古代炒作成功的范例。

【知识共享】谈交流

有效交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包容,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从各种角度、层次、方位提出独创性的想法,让思维自由驰骋。

【知识获取】谈移动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正襟危坐”变得奢侈无比,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取碎片化读书方式。

【知识创造】谈关联

古典建筑的每一个构件都独立地具有它自身的意义,而现代建筑的每一个独立构件都是无意义的,惟其组合,方显意义。

延伸参考

内容摘要:

《知旧而识新:知识的管理》收录作者在知识管理领域的56篇随笔,根据内容分成四个专辑:第一辑“理念篇”主要集中了有关知识观、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知识分类的纵向挖掘和横向关联,把术语化的概念用中外典故、案例进行形象化的阐述;第二辑“技术篇”集中于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第三辑“历史篇”是对知识的载体、记录、复制、传播和处理等各种行为进行旁征博引式的阐述,类似一段可读性很强的信息知识发展简史;第四辑“工具篇”结合信息化技术介绍知识管理的新工具,如搜索、交流、发布、关联等等。总之,要管理好知识,必须掌握知识的知识,本书旨在让人在轻松中领略理念,掌握技能。

编辑推荐:

《知旧而识新:知识的管理》探索了很多关于知识、设计、服务和创新的概念、方法、技巧和工具。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少的启示和收获。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知旧而识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3021470
如需购买下载《知旧而识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知旧而识新是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3.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302-53 的主题关于 知识管理-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