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中国的蓝图
建设新中国的蓝图封面图

建设新中国的蓝图

陈扬勇,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98.0

书籍简介:

被称为建设新中国蓝图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体现在其中的奠定新中国基本格局并决定新中国前进方向的重大决策及相关体制是如何确立的?它们各自一步一步经历了怎样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对新中国的起步及后来的发展走向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作者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广泛运用至今能查阅到的公开发表和尚未发表的有关资料,对《共同纲领》形成的背景和过程做了完整而详尽的考察,详细叙述了《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建设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方方面面的主要问题从基本设想到最终形成具体条文,又经过反复修改、广泛吸取各界意见、最后达成共识的具体过程。

作者介绍:

陈扬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文学硕十,历史学博士。从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编辑和思想研究工作多年。曾参加编辑《江泽民文选》《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和编撰《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周恩来年谱(1949-1976)》;参与大型电视专题片《周恩来》《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使命》《中国道路》等的撰稿与拍摄(其中,《周恩来》和《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分别获1999年和2001年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使命》获2001年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特等奖);个人专著有《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走出西花厅:周恩来视察全国纪实》《周恩来外交风云》(合著)等;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在《文汇报》等报刊发表《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个人收支报告》等纪实作品数十篇。

书籍目录:

序言

导言

一 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建立新中国与制定《共同纲领》问题的提出

一 人民革命的初衷与新中国的美好前景

二 历史的转折与建立新中国的提出

三 建立新中国获得广泛认同

四 迫在眉睫的现实抉择与制定《共同纲领》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共同纲领》的制定

一 制定《共同纲领》并不比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容易

二 民主人士北上和《共同纲领》的酝酿

三 第一次起稿:《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

四 来得并不轻松的共识

五 第二次起稿:《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

六 第三次起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七 民主与集中、心血与汗水的智慧结晶

第三章 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制度设计的理想追求

一 国体选择:人民民主专政

二 政体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四章 建立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军事力量

一 建设一支统一的正规化军队

二 建设一支人民的革命化军队

三 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强大军队

第五章 经济政策的两条主线:发展生产和保障过渡

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废墟上绘制蓝图

二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

三 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

四 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五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和经济发展模式

六 承载着由农业国变工业国使命的土地改革政策

七 合作社经济

八 其他一些经济政策

第六章 文化教育:以服务国家建设为根本出发点

一 文化教育放在新中国建设的重要位置

二 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创举

第八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九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性的认识,经过缜密思考、反复推敲和博采众议,转化成如何建设新中国的原则规定,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又离不开领导人在历史关键时刻高瞻远瞩的智慧、决断和胆略。读读陈扬勇同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建设新中国的蓝图:研究》中叙述的事实,不仅有助于了解《共同纲领》是怎样产生的,也可以在这方面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建设新中国的蓝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9787509742723
如需购买下载《建设新中国的蓝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建设新中国的蓝图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3.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1.04 的主题关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