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劳伦斯是英国现代文学艺术领域罕见的艺术通才。本书精选了20多篇劳伦斯的散文随笔,其写作风格简单、朴素、真诚,也充分体现了本套丛书所倡导的简单生活的理念。
夜莺
鸟语啁啾
花季托斯卡纳
诺丁汉矿乡杂记
自画像一帧
英国还是男人的国家吗?
恐惧状态
女人会改变吗?
妇道模式
哈代与艺术家的偏爱
本杰明.富兰克林
埃德加.爱伦.坡
纳撒尼尔.霍桑与《红字》
惠特曼
唇齿相依论男女
与音乐做爱
作画
墙上的画
《恋爱中的女人》自序
《三色紫罗兰》自序
书话
小说与感情
道德与小说
前言
这套散文丛书的名称很是别致,叫《简单生活大师译丛》。吾友王平兄决定收入一批拙译劳伦斯散文随笔。领了任务拟出选目后请他定夺,看是否符合本丛书的编选理念。王平肯定了选目的定位,其理由很简单又很有见地,可以说是对劳伦斯作品做出的崭新解读。他给我的信中说:“与当代社会甚嚣尘上的物质化追求相比,劳伦斯的生活理想或可归为简单,其所重仅在自然之美、两性之美及艺术之真诚。以此为线索构架本书,应该与丛书意旨非常吻合。”
这段话或可作为本书的短评。引用他的评论,并非说明我的选目如何与之所见略同,事实上是劳伦斯散文随笔基本上不过这几类,恰好符合本丛书的定位。但对劳伦斯的散文从“简单生活”的角度进行解读,这个角度本身确实是独特的:既是一个文学审美的角度,也是一个对生活进行审美切入的角度。而劳伦斯的写作从一开始就很简单、朴素、真诚,那就是:改变英国,改变英国人的生活态度。他说:“我得写,因为我想让人们英国的人们有所改变,变得更有脑子。”读遍全世界大大小小的作家有关“为何写作”的言论,狂放豪气的有,悲壮沉重的有,玄妙高蹈的有,而劳伦斯这个矿工出身的小学教师的回答应该是最简单质朴的了。在一个贵族和精英强势文化坚如磐石的旧英国,一个贫穷的小镇青年作家能如此“简单”地要改变英国点什么,这简单姿态该有多么不简单的激情、学养和志向所支撑,任何一个要从事写作和已经“功成名就”的作家都应该在这个当初年仅28岁的穷作家面前感到珠玉在侧、感到身为作家的良苦用心。
劳伦斯果然是“简单”的,这种简单贯穿于他的生活和写作。自打他立志当一个作家,他就简单地埋头写作,可说是心无旁骛,孜孜以求。也正因此,他才能在短短的二十年笔耕生涯中出版了十几部长篇小说,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多部诗集和散文集及翻译作品,还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并出版了绘画集,是英国现代文学艺术领域内罕见的文艺通才。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边缘作家,以自己非凡的天赋和作品的实力,最终赢得了“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的称号,在英国作家中与乔伊斯、福斯特、伍尔夫夫人齐名比肩。而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视野中,后三位作家则渐渐淡出,只有劳伦斯是一棵文学的长青树了,他居然成功地跨越了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阶段,实属文坛奇迹。这样的成就(这个词应该说过于世俗,不如说成是种现象或结局),不能不说与他的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的“简单”有关。抱着朴素的写作信念,怀着一腔热情(和忧愤)专注地写作了二十年,期间无论怎样惨遭禁止和迫害,无论怎样贫病交加、捉襟见肘,都没有动摇过“改变”英国的写作初衷。这样简单的作家,坚守着“悲剧就是与苦难奋力抗争”的原则,坚决不与强势的官方妥协,宁可浪迹天涯;也不与高高在上的主流文学势力攀附,宁可孤芳自赏。最终留给世间的是一把穷骨头和硬骨头。所以,亨利.米勒曾发出“劳伦斯,我为你哭泣”的悲鸣。
不会长袖善舞,不会巧言令色,仅仅是意气行事,仅仅追求一种志同道合,他竟然与日后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哲学家罗素从至交变交恶,仅此一例就说明劳伦斯是个怎样的性情中人。
这样的人不仅遭到官方的驱逐,还要自我放逐,浪迹天涯。从康沃尔到澳洲到美洲到意大利,贫病交加,经常一贫如洗,没有财产,只有几个旅行箱伴随他浪游。但每到一地他都能把租来的房子粉刷一新,用鲜花和简朴的挂毯装饰一番,自己种菜养牛烤面包,每一段流浪的日子都过得像安居乐业。他的写作生涯成了一种行为艺术,几乎与他的生活状态难分难解。
我乐读劳伦斯的各种传记,了解他流浪生涯的每个细节,其实是间接地体验一种生存方式,学习一种作家的生活姿态。这就是简单,质朴,真诚:对写作,对人际关系,最终是对自己的内心。这是成为艺术家的基本素质,正如劳伦斯告诫我们的那样:“无论要成为什么样的艺术家,某种精神上的纯净都是必须的。每家艺术学校的门上都应该写上这样的座右铭:‘保佑精神上纯净的人,因为他们身处天国。’”他还说:“这是所有艺术的开端,无论是视觉的、文学的还是音乐的:请在精神上纯净。”(《作画》)
劳伦斯达到了这种纯净的境界,尽管他生前惨遭多次禁书,文学界对他少有嘉许,甚至英国的文学圈里都没有他的一席之地,甚至他至死也不回英国,但他一直坚守着“为自己的艺术”的信条,追求着自己内心最向往的表达方式,终归是对得起自己。多少年后,他的同时代作家们渐渐淡出读者的视野,劳伦斯的作品青山依旧当然这不是他当年的追求,这只是一种偶然的结果,他追求的只是对得起自己的信念,为自己的文学信仰活着,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志。做文学,要的仅仅是这种精神。没有什么比这更简单的了,劳伦斯以自已简单的生活态度简单地实践了自己简单的信念。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为序。
俗话说“橘越淮为枳”。也有人说翻译是锦绣的背面。读黑马翻译的劳伦斯肯定不如直接读原文更能接近劳伦斯的本质。但黑马尽力了,应该说译文品相不俗,做到这一点,肯定不那么简单,尽管黑马的心很简单,那就是做个好翻译,翻译好应该翻好的作品。
让我们都活得简单些吧。
黑马
2008年6月1日槐香书房
本书精选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散文随笔20余篇,既有秉承其写意风格的抒情散文,也有忆旧抒怀、抨击时弊的感发类随笔,更有其散文随笔中最有流传价值的“书话”类随笔。这些文章鞭辟入里,汪洋恣肆,激情四射,颇具可读性。 D.H.劳伦斯,英国作家和诗人。自幼习画、练习写作。在短短20年的写作生涯中,出版了12部长篇小说,50多部中短篇小说,多部诗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一些翻译作品。举办了画展,出版了绘画集,是英国现代文学艺术领域内罕见的文艺通才。身为作家,其小说创作风格跨越了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个阶段,且均有建树,而在后现代主义理论观照下,其作品亦彰显新意,成为文学的常青树。其散文随笔鞭辟入里,汪洋恣肆,激情四射,颇具可读性。本书是劳伦斯的随笔集。【作者简介】 D.H.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英国作家和诗人。生于矿工之家,毕业于诺丁汉大学学院师范班,当过工厂职员和小学教师。自幼习画,练习写作。在短短20年的写作生涯中,出版了12部长篇小说、50多篇中短篇小说、多部诗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一些翻译作品,举办了画展,出版了绘画集,是英国现代文学艺术领域内罕见的文艺通才。其小说写作风格跨越了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个阶段,并均有建树,而在后现代主义理论观照下,亦彰显新意,成为文学的常青树。其散文随笔鞭辟入里,汪洋恣肆,激情四射,颇具可读性。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纯净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简单生活大师译丛 | ||
9787507829532 《纯净集》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7000 |
纯净集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1.65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英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