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
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封面图

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

于学斌,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为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1FMZ002)。该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的历史来源、演变进程、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特征,从历史来源和现存文化等方面比较了新疆柯尔克孜族和乌裕尔河流域柯尔克孜族群的不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坚持田野调查方法,搜集了第一手资料,理论前提科学、逻辑严谨、资料翔实、引证规范。

书籍目录:

前言

五家子柯尔克孜村自然状况

有关迁徙的记忆:来源问题的本民族解释

柯尔克孜族东迁黑龙江问题

先民的历史:迁入黑龙江之前的历史溯源

新中国成立前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历史

柯尔克孜族自称、他称及含义

解放后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政治变迁

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人口

传统文化特点及其成因

传统经济特点

渔猎生产习俗

牧业生产习俗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居住文化

前言

五家子柯尔克孜村自然状况

有关迁徙的记忆:来源问题的本民族解释

柯尔克孜族东迁黑龙江问题

先民的历史:迁入黑龙江之前的历史溯源

新中国成立前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历史

柯尔克孜族自称、他称及含义

解放后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政治变迁

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人口

传统文化特点及其成因

传统经济特点

渔猎生产习俗

牧业生产习俗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居住文化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行旅文化

家庭和婚姻

生育制度

丧葬文化

人际交往的范式——礼仪习俗

节日文化

体育游戏活动

手工技艺

母语及其濒危状态

民间故事

民歌

音乐舞蹈

多元的宗教信仰

国家的帮扶与生活水平的改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变

国家背景下的族群认同和文化建构

文化保护的路径及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介入

结束语:加强民族村档案建设为民族留下历史记忆

后记

内容摘要:

《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一个有别于新疆柯尔克孜族的族群》在研究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的基础上对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和新疆柯尔克孜族的文化进行简单的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别所在。这本小册子的出版目的之一就是“正视听”,还历史本来面目,这是本书的学术价值所在。

  参观了五家子村和七家子村后,感触较多,两个民族村目前都在利用柯尔克孜族打造文化形象,举办了有关柯尔克孜族展览、树立具有象征意义的柯尔克孜族符号,但是所举办的展览和所开发的旅游项目存在两个共性问题,一是没有把新疆和黑龙江两部分柯尔克孜族区分开;二是主要展示内容是新疆柯尔克孜族文化。在同当地政府领导的对话中也了解到,在当地所要开发的民俗旅游项目中主要要展示新疆柯尔克孜族风情。笔者认为,这种展示和文化开发不妥,如此展示和开发有两个不良后果,一是浪费人力物力,副作用很大,因为脱离地域和民族环境费力搞出的西域风情不可能营造出西域氛围,所开发的项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实际上是一种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是以保护民族文化名义所作的“保护”和“开发”实际是破坏文化,外地游客甚至包括来此调研的学者参观后会认为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就是这样,张冠李戴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历史的篡改,长此以往,以讹传讹,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书会告诉读者黑龙江的柯尔克孜族到底是什么样的,在展示过程中应该展示什么,这是于学斌专著的《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一个有别于新疆柯尔克孜族的族群》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五家子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娱乐方式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抢救和保护、记录和研究就成为文化工作者身上肩负的神圣的历史使命,本课题尽最大努力搜集和挖掘、整理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文化,使之作为历史资料永远地传承下去,这是本课题的历史价值所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22617
如需购买下载《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3.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83.7 的主题关于 柯尔克孜族-民族历史-研究-克山县 ,柯尔克孜族-民族文化-研究-克山县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