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8.0
本书稿以教材为基础,以试卷形式编写,分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两部分。所选试题精练,有针对性,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题型新颖,题量适中,既可作为课堂训练,也可以作为课后家庭作业。书后附有参考答案及点拨,方便学生自我训练与检测。
第一章 声现象
第1课时 声音是什么
第2课时 声音的特性(一)
第3课时 声音的特性(二)
第4课时 令人厌烦的噪声
第5课时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第6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第7课时 “声现象”复习
第一章单元自测卷
第二章 物态变化
第1课时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一)
第2课时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二)
第3课时 汽化和液化(一)
第4课时 汽化和液化(二)
第5课时 汽化和液化(三)
第6课时 熔化和凝固(一)
第7课时 熔化和凝固(二)
第8课时 升华和凝华
第9课时 水循环
第10课时 “物态变化”复习
第二章单元自测卷
第三章 光现象
第1课时 光的色彩 颜色
第2课时 人眼看不见的光
第3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第4课时 平面镜(一)
第5课时 平面镜(二)
第6课时 光的反射(一)
第7课时 光的反射(二)
第8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第9课时 “光现象”复习
第三章单元自测卷
期中自测卷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1课时 光的折射(一)
第2课时 光的折射(二)
第3课时 透镜(一)
第4课时 透镜(二)
第5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
第6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
第7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
第8课时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第9课时 望远镜与显微镜
第10课时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
第四章单元自测卷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第2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
第3课时 速度
第4课时 直线运动(一)
第5课时 直线运动(二)
第6课时 运动的相对性
第7课时 “物体的运动”复习
第五章单元自测卷
期末复习专题(一) 声现象
期末复习专题(二) 物态变化
期末复习专题(三) 光现象 光的折射
期末复习专题(四) 透镜及其应用
期末复习专题(五) 物体的运动
期末自测卷
附:答案与点拨
1.全新的编写理念。《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上 新课标 苏科版)》秉承了"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新课标理念,立足于课内的重点、难点,着力于课外的延伸拓展,以充分体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练习设置注重全面系统,在设置每课练习的基础上,还设有期末复习专题,使练习设置与教学进程保持一致。选文时尚、鲜活,题目新颖、实用。力求使每份练习都是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完美诠解和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2.科学的练习设计。《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上 新课标 苏科版)》每篇课文均有"基础平台"、"类文比拼"和"综合运用"三个栏目,重点课文还设有"同步阅读"栏目,在题量设置上确保与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使每个栏目的功能落到实处。在难易程度方面则立足于新授课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随意拔高难度。题目的编设则遵循原创与经典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点的全面覆盖,能力点的合理分布,力求使每道题目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
3.完整的体例结构。《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上 新课标 苏科版)》不仅设有全面系统的同步练习,还配有单元自测卷及期中、期末自测卷,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自我提升。书末附设了较为详尽的参考答案,对较难的题目均给出答题要点,或予以必要的提示,以便于学生自查自纠,从而实现了平时练习与阶段性测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学习检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