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设计手册封面图

机械设计手册

闻邦椿,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28.0

书籍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与控制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及应用等内容。具有内容先进、信息量大、取材广、规格全、实用性强、数据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

书籍目录:

第1章 常用液压基础标准

1 液压图形符号22-3

1.1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22-3

1.2 液压图形符号绘制规则22-14

2 常用液压标准22-17

2.1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的公称压力系列22-17

2.2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22-17

2.3 液压油口螺纹连接系列22-17

2.4 液压系统用硬管外径系列和软管内径系列22-18

2.5 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尺寸系列22-18

2.6 液压缸行程系列22-18

2.7 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22-19

2.8 液压阀油口、底板、控制装置和电磁铁的标识22-22

3 常用液压术语22-22

3.1 基本术语22-22

3.2 液压泵的术语22-23

3.3 液压执行元件的术语22-24

3.4 液压阀的术语22-24

3.5 液压辅件及其他专业术语22-26

4 常用液压公式22-26

第2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1流体静力学22-28

1.1 压力的度量标准22-28

1.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22-28

1.3 平面上的液体总压力22-28

1.4 曲面上的液体总压力22-29

2 流体动力学22-29

2.1 几个基本概念22-29

2.2 连续性方程22-29

2.3 伯努利方程22-30

2.3.1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22-30

2.3.2 实际流体伯努利方程22-30

2.3.3 系统中有流体机械的伯努利方程22-30

2.4 动量方程22-30

3 阻力计算22-31

3.1 沿程阻力损失计算22-31

3.1.1 流动类型22-31

3.1.2 沿程阻力损失计算公式22-31

3.2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22-31

4 孔口及管嘴出流、缝隙流动、液压冲击22-35

4.1 薄壁孔口流量计算及管嘴流量计算22-35

4.2 缝隙流动22-35

4.2.1 壁面固定的平行缝隙中的流动22-35

4.2.2 壁面移动的平行平板缝隙流动22-36

4.2.3 环形缝隙中的流体流动22-36

4.2.4 平行平板间的径向流动22-36

4.3 液压冲击22-37

第3章 液压基本回路

1 概述22-38

2 液压源回路22-38

2.1 定量泵-溢流阀液压源回路22-38

2.2 变量泵-安全阀液压源回路22-38

2.3 高低压双泵液压源回路22-39

2.4 多泵并联供油液压源回路22-39

2.5 闭式系统液压源回路22-40

2.6 辅助泵供油液压源回路22-40

2.7 辅助循环泵液压源回路22-40

3 压力控制回路22-41

3.1 调压回路22-41

3.2 减压回路22-42

3.3 增压回路22-42

3.4 保压回路22-44

3.5 卸荷回路22-44

3.6 平衡回路22-44

3.7 缓冲回路22-48

3.8 卸压回路22-48

4 速度控制回路22-50

4.1 节流调速回路22-50

4.2 容积式调速回路22-51

4.3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22-52

4.4 增速回路22-53

4.5 减速回路22-53

4.6 二次进给回路22-54

4.7 比例阀连续调速回路22-54

5 同步控制回路22-55

5.1 机械同步回路22-55

5.2 流量控制同步回路22-56

5.3 容积控制同步回路22-57

6 方向控制回路22-59

6.1 换向回路22-59

6.2 锁紧回路22-60

6.3 顺序动作回路22-61

7 液压马达回路22-62

7.1 马达制动回路22-62

7.2 马达浮动回路22-62

第4章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计算

1 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22-64

1.1 明确设计要求22-64

1.2 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22-64

1.2.1 负载分析计算22-64

1.2.2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22-65

1.2.3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和液压马达的排量22-66

1.2.4 计算液压缸或液压马达所需流量22-66

1.2.5 绘制液压系统工况图22-67

1.3 制定基本方案和绘制液压系统图22-67

1.3.1 制定基本方案22-67

1.3.2 绘制液压系统图22-67

1.4 液压元件的选择与专用件设计22-68

1.4.1 液压泵的选择22-68

1.4.2 液压阀的选择22-68

1.4.3 蓄能器的选择22-68

1.4.4 管道尺寸的确定22-69

1.4.5 油箱容量的确定22-69

1.5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22-69

1.5.1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计算22-69

1.5.2 液压系统的发热温升计算22-70

1.5.3 计算液压系统冲击压力22-71

1.6 设计液压装置,编制技术文件22-72

1.6.1 液压装置总体布局22-72

1.6.2 液压阀的配置型式22-72

1.6.3 集成块设计22-72

1.6.4 绘制正式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22-72

2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250g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22-72

2.1 250g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有关设计参数22-72

2.1.1 对液压系统的要求22-72

2.1.2 液压系统设计参数22-72

2.2 液压执行元件负载和负载转矩计算22-73

2.2.1 各液压缸的负载计算22-73

2.2.2 进料液压马达负载转矩计算22-73

2.3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22-73

2.3.1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22-73

2.3.2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22-73

2.3.3 计算液压马达的排量22-74

2.3.4 计算液压执行元件实际工作压力22-74

2.3.5 计算液压执行元件实际所需流量22-74

2.4 制定系统方案和拟定液压系统图22-75

2.4.1 制定系统方案22-75

2.4.2 拟定液压系统图22-75

2.5 液压元件的选择22-76

2.5.1 液压泵的选择22-76

2.5.2 电动机功率的确定22-76

2.5.3 液压阀的选择22-76

2.5.4 液压马达的选择22-77

2.5.5 油管内径计算22-77

2.5.6 确定油箱的有效容积22-78

2.6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22-78

2.6.1 验算回路中的压力损失22-78

2.6.2 液压系统发热温升计算22-78

第5章 液压泵

1 液压泵的分类22-80

2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公式22-80

2.1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22-80

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22-80

3 典型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22-81

4 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参数选择22-82

4.1 各类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22-82

4.2 液压泵参数的选择22-82

5 齿轮泵产品22-82

5.1 齿轮泵产品技术参数概览22-82

5.2 CB型齿轮泵22-84

5.3 CBF-E型齿轮泵22-85

5.4 CBF-F型齿轮泵22-88

5.5 CBG型齿轮泵22-91

5.6 G5型齿轮泵22-95

5.7 P系列高压齿轮泵22-98

5.8 NB型内啮合齿轮泵22-101

6 叶片泵产品22-103

6.1 叶片泵产品技术参数概览22-103

6.2 YB1型叶片泵22-104

6.3 YB-※车辆用叶片泵22-105

6.4 PV2R型叶片泵22-107

6.5 T6型叶片泵22-114

6.6 PFE型柱销式叶片泵22-118

6.7 VPVC低压型变量叶片泵22-124

6.8 HVPVC中压型变量叶片泵22-127

6.9 V4型变量叶片泵22-129

7 柱塞泵产品22-130

7.1 柱塞泵产品技术参数概览22-130

7.2 CY14-1B型柱塞泵22-131

7.3 A2F型柱塞泵22-135

7.4 A4V型柱塞泵22-139

7.5 A7V型柱塞泵22-145

7.6 A10V型柱塞泵22-151

7.7 ZB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22-159

7.8 JBP径向柱塞泵22-161

7.9 PV型轴向变量柱塞泵22-163

7.10 RK型超高压径向柱塞泵22-170

7.11 SB型手动泵22-171

8 多联泵产品22-172

8.1 VPVCG型多联泵(变量叶片泵+齿轮泵)22-172

8.2 VPNCG型多联泵(定量叶片泵+齿轮泵)22-173

8.3 CBKP型三联齿轮泵22-175

第6章 液压执行元件

1 液压马达22-177

1.1 液压马达的分类22-177

1.2 液压马达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公式22-177

1.2.1 液压马达的主要技术参数22-177

1.2.2 液压马达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22-177

1.3 液压马达主要技术参数概览22-178

1.4 液压马达的选择22-178

1.5 齿轮马达产品22-179

1.5.1 GM5型齿轮马达22-179

1.5.2 CM型齿轮马达22-180

1.5.3 BYM型齿轮马达22-182

1.5.4 BM型齿轮马达22-183

1.6 叶片马达产品22-184

1.6.1 YM-F-E型叶片马达22-184

1.6.2 M型叶片马达22-185

1.6.3 YM型叶片马达22-189

1.7 柱塞马达产品22-191

1.7.1 XM型柱塞马达(日本东芝HTM系列改型产品)22-191

1.7.2 HTM300型柱塞马达(引进日本东芝技术产品)22-195

1.7.3 NJM型柱塞马达22-198

1.7.4 1JMD型径向柱塞马达22-202

1.7.5 PJM型径向球塞马达22-203

1.7.6 QJM型径向球塞马达22-205

1.7.7 A6V型斜轴式变量马达22-210

1.7.8 B型轴向柱塞马达22-214

1.7.9 SXM型柱塞马达22-216

1.8 摆动液压马达产品22-218

1.8.1 YMD型单叶片摆动马达22-218

1.8.2 YMS型双叶片摆动马达22-220

1.8.3 BMR轴线配油摆线液压马达22-222

1.8.4 BM3型端面配油摆线马达22-224

1.9 EPM型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22-226

2 液压缸22-229

2.1 液压缸的基本尺寸参数22-229

2.1.1 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尺寸系列22-229

2.1.2 液压缸行程系列22-229

2.1.3 液压缸活塞杆螺纹型式和尺寸系列22-229

2.2 液压缸的分类及安装方式22-229

2.2.1 液压缸的分类22-229

2.2.2 液压缸的安装方式22-232

2.3 液压缸主要零件的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22-233

2.3.1 缸体22-233

2.3.2 缸盖22-234

2.3.3 缸体端部连接方式22-234

2.3.4 活塞22-234

2.3.5 活塞杆22-237

2.3.6 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22-238

2.3.7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22-241

2.3.8 液压缸的排气装置22-241

2.3.9 液压缸安装连接部分的型式及尺寸22-242

2.3.1 0柱塞式液压缸的端部型式及尺寸22-245

2.4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22-246

2.4.1 液压缸设计计算步骤22-246

2.4.2 液压缸性能参数的计算22-246

2.4.3 液压缸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22-246

2.4.4 液压缸结构参数的计算22-249

2.4.5 液压缸的连接计算22-252

2.4.6 活塞杆稳定性计算22-255

2.5 液压缸标准系列22-257

2.5.1 工程液压缸系列22-257

2.5.2 冶金设备用标准液压缸系列22-262

2.5.3 车辆用液压缸系列22-277

2.5.4 重载液压缸22-280

2.5.5 轻型拉杆式液压缸22-291

2.5.6 带接近开关的拉杆式液压缸22-298

2.5.7 伸缩式套筒液压缸22-300

2.5.8 齿轮齿条液压缸22-305

第7章 液压控制阀

1 液压控制阀概述22-318

1.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22-318

1.2 液压阀的基本参数22-318

1.3 液压阀的选择22-318

1.4 液压控制阀部分产品汇总22-319

2 压力控制阀22-322

2.1 直动式溢流阀及远程调压阀22-322

2.1.1 DBD型直动式溢流阀22-322

2.1.2 DBT/DBWT型遥控溢流阀22-327

2.1.3 D型直动式溢流阀、遥控溢流阀22-328

2.1.4 C型直动式溢流阀及CGR型遥控溢流阀22-330

2.1.5 RF型直动式溢流阀22-332

2.2 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22-334

2.2.1 DB/DBW型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5X系列)22-334

2.2.2 B型先导式溢流阀22-338

2.2.3 C型先导式溢流阀22-341

2.2.4 RF型先导式溢流阀22-344

2.2.5 SRF型电磁溢流阀22-347

2.3 卸荷溢流阀22-351

2.3.1 DA型先导式卸荷溢流阀/DAW电磁卸荷溢流阀22-351

2.3.2 BUC型卸荷溢流阀22-354

2.4 减压阀22-357

2.4.1 DR※DP型直动式减压阀22-357

2.4.2 DR型先导式减压阀22-360

2.4.3 R型先导式减压阀和RC型单向减压阀22-365

2.4.4 X型先导式减压阀及XC型单向减压阀22-367

2.4.5 PRV型减压阀及PRCV型单向减压阀22-369

2.5 顺序阀22-374

2.5.1 DZ※DP型直动式顺序阀22-374

2.5.2 DZ型先导式顺序阀22-376

2.5.3 H型顺序阀/HC型单向顺序阀22-381

2.5.4 R型顺序阀/RC型单向顺序阀22-383

2.6 平衡阀22-386

2.6.1 FD型平衡阀22-386

2.6.2 RB型平衡阀22-391

2.7 压力继电器22-392

2.7.1 HED型压力继电器22-392

2.7.2 S型压力继电器22-395

2.7.3 S*307型压力继电器22-396

2.8 背压阀22-399

2.8.1 FBF3型负载相关背压阀22-399

2.8.2 RFB型背压阀22-400

3 流量控制阀22-401

3.1 节流阀和单向节流阀22-401

3.1.1 MG型节流阀/MK型单向节流阀22-401

3.1.2 DV型节流截止阀/DRV型单向节流截止阀22-402

3.1.3 SR型节流阀/SRC型单向节流阀22-404

3.1.4 TV型节流阀/TCV型单向节流阀22-406

3.2 FB型溢流节流阀22-411

3.3 行程节流阀与行程调速阀22-413

3.3.1 Z型行程减速阀/ZC型单向行程减速阀22-413

3.3.2 UCF型行程流量控制阀22-415

3.4 调速阀22-418

3.4.1 MSA型调速阀22-418

3.4.2 2FRM型调速阀/Z4S型流向调整板22-419

3.4.3 FH型先导操作流量控制阀/FHC先导操作单向流量控制阀22-424

3.4.4 F(FC)G型流量控制阀22-426

3.5 分流集流阀22-430

3.5.1 FL、FDL、FJL型分流集流阀22-430

3.5.2 3FL-L30*型分流阀22-432

3.5.3 3FJLK-L10-50H型可调分流集流阀22-432

3.5.4 3FJLZ-L20-130H型自调式分流集流阀22-432

4 方向控制阀22-432

4.1 单向阀及液控单向阀22-433

4.1.1 S型/RVP型单向阀22-433

4.1.2 SV/SL型液控单向阀22-437

4.1.3 C型单向阀/CP型液控单向阀22-440

4.1.4 4C型液控单向阀22-443

4.1.5 PC(PCD)V型液控单向阀22-445

4.2 电磁换向阀22-449

4.2.1 WE型电磁换向阀/SE型球式电磁换向阀22-449

4.2.2 DSG-01/03电磁换向阀22-460

4.2.3 微小电流控制型电磁换向阀22-463

4.2.4 DG4V型湿式电磁换向阀22-464

4.2.5 DG4V型软切换电磁换向阀22-469

4.2.6 DG4V型带阀芯位置指示开关的电磁换向阀22-470

4.2.7 SWH-G02(10、20)型电磁换向阀22-471

4.3 电液换向阀及液动换向阀22-478

4.3.1 WEH电液换向阀及WH液控换向阀22-478

4.3.2 DSHG型电液换向阀22-491

4.3.3 DSH型电液换向阀22-499

4.4 手动换向阀22-503

4.4.1 WMM型手动换向阀22-503

4.4.2 DM型手动换向阀22-507

4.4.3 HD型手动换向阀22-513

4.5 机动式换向阀22-518

4.5.1 WM型行程(滚轮)换向阀22-518

4.5.2 DC型凸轮操作换向阀22-519

4.6 多路换向阀22-523

4.6.1 ZFS型多路换向阀22-523

4.6.2 ZS型多路换向阀22-525

5 叠加阀22-527

5.1 叠加式压力控制阀22-527

5.1.1 力士乐系列叠加式溢流阀22-527

5.1.2 油研系列叠加式溢流阀22-529

5.1.3 威格士系列叠加溢流阀22-531

5.1.4 MRF型叠加式溢流阀22-534

5.1.5 力士乐系列叠加式减压阀22-540

5.1.6 油研系列叠加减压阀22-543

5.1.7 威格士系列叠加减压阀22-544

5.1.8 MPR型叠加式减压阀22-546

5.2 叠加式方向阀22-549

5.2.1 力士乐系列叠加单向阀22-549

5.2.2 油研系列叠加单向阀22-550

5.2.3 威格士系列叠加单向阀22-552

5.2.4 MPC型叠加式液控单向阀22-552

5.2.5 力士乐系列叠加液控单向阀22-555

5.2.6 油研系列叠加液控单向阀22-556

5.2.7 威格士系列叠加液控单向阀22-559

5.3 叠加式流量阀22-560

5.3.1 力士乐系列叠加单向节流阀22-560

5.3.2 油研系列叠加式节流阀22-563

5.3.3 威格士系列叠加节流阀22-569

5.3.4 MTC型叠加式单向节流阀22-570

5.3.5 MFC型叠加式单向调速阀22-576

5.3.6 MSF型叠加式电控调速阀22-578

5.4 通道块及安装用螺栓22-580

5.4.1 力士乐、油研系列叠加阀通道块22-580

5.4.2 高强度螺栓、螺母22-580

6 插装阀22-582

6.1 插装阀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2-582

6.2 二通盖板式插装阀22-582

6.2.1 K系列插装阀22-582

6.2.2 L系列插装阀22-588

6.2.3 TJ系列插装阀22-592

6.2.4 Z系列插装阀22-595

6.3 螺纹插装阀22-597

6.3.1 IH系列螺纹插装阀22-597

6.3.2 C13和C16系列电磁线圈22-623

第8章 液压辅件

1 蓄能器22-625

1.1 蓄能器的种类及特点22-625

1.2 蓄能器在系统中的应用22-626

1.3 各种蓄能器的性能及用途22-626

1.4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22-627

1.5 蓄能器使用注意事项22-627

1.6 蓄能器产品22-628

1.6.1 NXQ型气囊式蓄能器22-628

1.6.2 HXQ型活塞式蓄能器22-630

1.7 蓄能器辅件22-631

1.7.1 CQJ型充氮工具22-631

1.7.2 QXF型蓄能器充气阀22-632

1.7.3 CDZ型充氮车22-632

1.7.4 蓄能器专用阀门22-632

1.7.5 XJF型蓄能器截止阀22-633

1.7.6 AQJ型蓄能器控制阀组22-634

1.7.7 FGXQ型储气瓶22-635

1.7.8 蓄能器支座22-636

1.7.9 蓄能器紧固箍22-637

2 过滤器22-638

2.1 过滤器的主要性能参数22-638

2.2 过滤器的名称、用途、安装位置、类别、型式及效果22-638

2.3 推荐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和过滤精度22-639

2.4 过滤器的选择及计算22-639

2.5 过滤器产品22-639

2.5.1 WU型网式吸油过滤器22-639

2.5.2 TF型箱外吸油过滤器22-640

2.5.3 ZU-H、QU-H系列高压过滤器22-641

2.5.4 FD型侧面板式高压过滤器22-648

2.5.5 PLF系列压力管路过滤器22-650

2.5.6 RFA型微型回油过滤器22-653

2.5.7 SRFA型双筒箱上回油过滤器22-655

2.5.8 RFB型箱侧回油过滤器22-656

2.5.9 DRLF型大流量回油过滤器22-658

2.5.10 SDRLF系列大流量双筒回油滤油器22-659

2.5.11 CUB型磁性过滤器22-661

2.5.12 LUC型精密滤油车22-661

2.5.13 静电净油机22-662

3 热交换器22-664

3.1 冷却器的种类及特点22-664

3.2 冷却器的选择及计算22-664

3.3 GL※型列管式冷却器22-665

3.4 LQ※型列管式冷却器22-666

3.5 BR型板式冷却器22-673

3.6 FL型空气冷却器22-674

3.7 ACE型空气冷却器22-675

3.8 ZCT电磁水阀22-676

3.9 GL型冷却水过滤器22-677

3.10 加热器22-677

3.10.1 油的加热及加热器的发热能力22-677

3.10.2 电加热器的计算22-677

3.10.3 SRY型加热器22-677

3.10.4 SRY型套筒式油用电加热器22-678

4 温度仪表22-678

4.1 WS※型双金属温度计22-678

4.2 WSJ-300型数显温度继电器22-679

4.3 2000型温度开关22-683

4.4 机械式温度开关T15系列22-685

5 压力仪表22-685

5.1 Y系列压力表22-685

5.2 YTXG型磁感式电接点压力表22-687

5.3 YSJ-300型数显压力继电器22-688

5.4 压力开关P11系列22-691

5.5 电子式数显压力开关PE80系列22-692

5.6 压力表开关22-695

5.6.1 KF型压力表开关22-695

5.6.2 AF6E型压力表开关22-696

5.6.3 MS型六点压力表开关22-697

5.7 测压、排气接头及测压软管22-698

5.7.1 PT型测压排气接头22-698

5.7.2 HF型测压软管22-698

5.7.3 PTB型测压装置22-699

6 空气过滤器22-700

6.1 QUQ型空气过滤器22-700

6.2 EF型空气过滤器22-701

6.3 PFB型增压空气过滤器22-702

6.4 QLS型吸湿空气过滤器22-702

6.5 SAF-50带锁液压空气过滤器22-704

7 液位仪表22-704

7.1 YWZ型液位计22-704

7.2 CYW型液位液温计22-705

7.3 YKZQ型液位控制器22-706

7.4 SCF型平衡翻板窥视孔22-706

7.5 高压MGS型磁浮子液位计及报警开关22-707

8 流量仪表22-707

8.1 LC12型椭圆齿轮流量计(可远传)22-707

8.2 LWGY型涡轮流量传感器22-708

8.3 BFS-40-N/BFS-40-O型流量开关22-711

9 液压常用密封件22-713

9.1 O形橡胶密封圈22-713

9.1.1 通用O形橡胶密封圈的型式、尺寸及公差22-713

9.1.2 O形橡胶密封圈的选用22-717

9.2 组合密封垫圈22-719

9.3 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用高低唇Yx形橡胶密封圈22-720

9.4 液压缸活塞杆及活塞用脚形滑环式组合密封22-725

9.5 轴用J形防尘圈22-726

10 常用阀门22-726

10.1 高压球阀22-726

10.1.1 YJZQ型高压球阀22-726

10.1.2 Q21N型外螺纹球阀22-727

10.2 JZFS系列高压截止阀22-727

10.3 DD71X型开闭发信器蝶阀22-730

10.4 D71X-16对夹式手动蝶阀22-731

10.5 低压内螺纹直通式球阀22-731

10.6 HKP型板式球阀22-731

10.7 阀块型SAE法兰球阀22-733

10.8 KHB高压球阀22-735

11 E型减振器22-741

12 KXT型可曲挠橡胶接管22-742

13 电动机、泵钟形罩22-743

14 油泵电动机组联轴器22-747

15 FC型油箱清洁盖22-749

16 阀用电磁铁产品22-750

第9章 液压泵站、油箱、管路及管件

1 液压泵站22-753

1.1 概述22-753

1.2 液压泵站的结构型式22-753

1.3 典型液压站产品22-753

1.3.1 HP系列交直流动力单元22-753

1.3.2 HP系列液压泵站22-756

1.3.3 YZ系列液压站22-758

1.3.4 TND360-2型液压站22-761

1.3.5 SYZ系列液压站22-762

2 油箱22-763

2.1 油箱的设计要点22-763

2.2 油箱容量的计算22-764

3 管路22-764

3.1 管道22-764

3.2 管道内径的计算22-765

3.3 金属管壁厚的计算22-765

3.4 胶管的选择及注意事项22-766

4 管接头22-767

4.1 管接头的类型及特点22-767

4.2 管接头的种类及应用22-768

4.3 焊接式管接头规格22-768

4.4 卡套式管接头规格22-778

4.5 扩口式管接头规格22-812

4.6 承插焊管件22-842

4.7 锥密封焊接式管接头22-844

4.8 液压软管接头22-851

4.9 快换接头22-857

4.10 旋转接头22-857

4.11 法兰22-867

4.12 螺塞22-879

4.13 管夹22-881

5 液压泵站的设计与注意事项22-884

5.1 液压泵站的设计与注意事项22-884

5.2 液压集成块的设计与注意事项22-886

5.3 液压油箱的设计与注意事项22-887

5.4 液压管路的设计与注意事项22-889

第10章 液压介质

1 液压介质的分类与产品符号22-893

2 液压介质的性质22-893

2.1 密度22-893

2.2 粘度、粘度与温度的关系22-894

2.3 可压缩性与膨胀性22-895

2.3.1 体积压缩系数22-895

2.3.2 液压介质的体积模量22-895

2.3.3 含气液压介质的体积模量22-895

2.3.4 液压介质的热膨胀性22-895

2.4 比热容22-896

2.5 含气量、空气分离压、饱和蒸汽压22-896

2.5.1 含气量22-896

2.5.2 空气分离压22-896

2.5.3 饱和蒸汽压22-896

3 液压介质的质量指标及选择22-896

3.1 矿物油型液压油与合成烃型液压油的质量指标22-896

3.2 抗燃型液压油的质量指标22-903

3.3 液压介质的常用添加剂22-906

3.3.1 增粘剂22-906

3.3.2 降凝剂22-906

3.3.3 抗磨剂22-906

3.3.4 抗泡剂22-906

3.3.5 乳化剂22-906

3.3.6 抗氧剂22-906

3.3.7 防锈剂22-906

3.4 液压介质的选用22-906

3.5 液压介质的使用极限22-907

4 液压介质的污染控制22-908

4.1 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原因22-908

4.2 污染程度的测定及污染等级标准22-908

第11章 液压伺服控制

1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2-910

1.1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22-910

1.2 液压伺服系统工作原理22-910

1.3 伺服控制系统的典型方框图及其分类和要求22-911

2 液压控制基础知识22-912

2.1 数学模型22-912

2.1.1 微分方程22-912

2.1.2 拉氏变换与传递函数22-912

2.1.3 方框图及其等效变换22-914

2.2 典型环节22-915

2.3 稳定性22-919

2.4 稳态误差22-920

2.5 频率特性22-922

2.5.1 频率特性分析22-922

2.5.2 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的稳定性判据22-924

2.5.3 稳定性裕量22-926

3 电液伺服阀22-927

3.1 电液伺服阀的组成22-927

3.1.1 电气-机械转换器22-927

3.1.2 液压放大器22-927

3.1.3 反馈方式22-927

3.2 电液伺服阀的分类22-928

3.3 伺服阀的工作原理22-928

3.3.1 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22-928

3.3.2 位置反馈式伺服阀22-928

3.3.3 p-q型伺服阀22-929

3.4 电液伺服阀的基本特性及性能参数22-929

4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22-933

4.1 全面理解设计要求22-933

4.1.1 全面了解被控对象22-933

4.1.2 明确设计要求22-933

4.1.3 负载特性分析22-933

4.2 拟定控制方案、绘制系统原理图22-933

4.3 动力元件参数选择22-934

4.3.1 供油压力的选择22-934

4.3.2 伺服阀流量与执行元件尺寸的确定22-934

4.3.3 伺服阀的选择22-935

4.3.4 执行元件的选择22-936

4.4 反馈传感器的选择22-936

4.5 确定系统方块图22-936

4.6 绘制系统开环博德图并确定开环增益22-936

4.6.1 由系统的稳态精度要求确定K22-936

4.6.2 由系统的频宽要求确定K22-936

4.6.3 由系统相对稳定性确定K22-937

4.7 系统静动态品质分析及确定校正特性22-937

4.8 仿真分析22-937

5 电液伺服系统应用实例22-937

5.1 压力伺服系统应用实例22-937

5.2 流量伺服系统应用实例22-939

5.3 位置伺服系统应用实例22-939

5.4 液压压下(AGC)伺服系统简介22-941

5.5 伺服系统液压参数的计算实例22-943

6 电液伺服阀主要产品22-944

6.1 国内电液伺服阀主要产品简介22-944

6.1.1 力矩马达式电液伺服阀22-944

6.1.2 双喷嘴挡板电反馈式(QDY3、QDY8、DYSF、FF108、FF109型)电液伺服阀22-946

6.1.3 滑阀直接位置反馈式(DQSF-Ⅰ型)电液伺服阀和动圈式滑阀直接反馈式(QDY4、YJ、SV型)电液伺服阀22-947

6.1.4 射流管式力反馈(CSDY、FSDY、SSDY型)、动压反馈(FF103型)双喷嘴挡板压力反馈(DYSF-3P型)、带液压锁(FF107A型)电液伺服阀22-948

6.1.5 动圈式SVA8、SVA10伺服阀22-949

6.2 国外主要电液伺服阀产品简介22-951

6.2.1 双喷嘴挡板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MOOG公司)22-951

6.2.2 双喷嘴挡板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Vickers公司、Dowry公司)22-952

6.2.3 D76系列双喷嘴挡板反馈式电液伺服阀(MOOG公司)22-953

6.2.4 D63系列直动电反馈式伺服阀(MOOG公司)22-954

6.2.5 D660系列伺服阀22-957

6.2.6 DO79系列电反馈三级伺服阀(MOOG公司)22-968

6.2.7 D791和D792系列电反馈三级伺服阀(MOOG公司)22-968

7 伺服液压缸产品简介22-971

7.1 US系列伺服液压缸(天津优瑞纳斯公司)22-971

7.2 伺服液压缸(海特公司)22-972

7.3 伺服液压缸(Rexroth)力士乐公司22-975

7.4 伺服液压缸(MOOG)莫格公司22-976

7.5 伺服液压缸(Atos)阿托斯公司22-976

第12章 电液比例控制

1 概述22-978

1.1 电液比例控制的功能描述22-978

1.2 电液比例控制的组成、分类及原理22-978

1.3 各类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特点等方面对比22-980

2 比例电磁铁22-981

2.1 力调节型电磁铁22-981

2.2 行程调节型电磁铁22-981

3 比例放大器22-982

4 比例控制装置的典型曲线22-986

5 比例控制系统典型原理图22-986

5.1 开环控制22-986

5.2 闭环控制22-986

5.2.1 压力控制22-987

5.2.2 位置/速度控制22-987

5.3 典型原理图实例22-988

6 开环控制系统在应用方面的简述22-990

7 闭环控制系统的简易设计、分析方法22-990

8 比例阀的选型原则22-992

9 国内主要比例阀产品概览22-993

10 国外主要比例阀产品概览22-993

11 比例阀主要产品22-994

11.1 比例压力阀主要产品22-994

11.1.1 DBETR型比例溢流阀22-994

11.1.2 DBE先导比例溢流阀22-995

11.1.3 EDG比例溢流阀22-1001

11.1.4 ER比例溢流阀22-1003

11.1.5 DRE比例减压阀22-1009

11.2 比例流量阀产品22-1013

11.2.1 2FRE6比例流量阀22-1013

11.2.2 2FRE比例流量阀22-1018

11.2.3 EF比例流量阀22-1022

11.2.4 EFR比例式压力与流量阀22-1024

11.3 Rexroth(力士乐)主要比例阀产品22-1026

11.3.1 4WRA型比例方向阀22-1026

11.3.2 4WRZ和4WRH型比例方向阀22-1034

11.3.3 三通比例方向阀22-1048

11.4 Atos(阿托斯)主要比例阀产品22-1065

11.4.1 RZGO型比例减压阀22-1065

11.4.2 RZGO、HZGO和KZGO型先导式比例减压阀22-1070

11.5 螺纹插装阀22-1073

11.5.1 TS08-27比例控制溢流阀22-1073

11.5.2 TS98-30比例控制减压溢流阀22-1076

11.5.3 SP08-47C三位四通,中位O型比例换向阀22-1078

11.5.4 SP08-47D三位四通,中位Y型比例换向阀22-1080

11.5.5 PV72-20比例控制流量阀(常闭型)22-1082

11.5.6 PV72-21比例控制流量阀(常开型)22-1083

第13章 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诊断

1 概述22-1087

2 对液压系统制造方面的要求22-1087

2.1 液压泵装置的安装要求22-1087

2.2 液压油箱的安装要求22-1087

2.3 液压阀的安装要求22-1087

2.4 液压辅件的安装要求22-1087

2.5 液压执行元件的安装要求22-1088

3 液压系统的安装22-1088

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2-1088

3.2 液压设备的就位22-1088

3.3 液压配管22-1088

3.4 管道的处理22-1090

3.4.1 管道酸洗22-1090

3.4.2 管道酸洗工艺22-1090

3.5 管路的循环冲洗22-1092

4 液压系统调试22-1093

4.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22-1093

4.2 液压系统调试步骤22-1093

4.2.1 调试前的检查22-1093

4.2.2 起动液压泵22-1093

4.2.3 系统排气22-1093

4.2.4 系统耐压试验22-1093

4.2.5 主机试验22-1094

4.2.6 总体调试22-1094

4.2.7 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2-1094

4.3 液压系统的验收22-1094

5 液压设备的维护22-1094

5.1 油液清洁度的控制22-1094

5.1.1 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22-1094

5.1.2 控制油液污染的措施22-1095

5.1.3 油液的过滤22-1095

5.2 液压系统泄漏的控制22-1096

5.3 液压系统噪声的控制22-1097

5.4 液压系统的检查和维护22-1097

5.5 液压系统维修时的注意事项22-1099

6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消除方法22-1099

6.1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22-1099

6.1.1 简易故障诊断法22-1100

6.1.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22-1100

6.1.3 其他分析方法22-1100

6.2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消除方法22-1100

6.2.1 系统压力不正常的消除方法22-1100

6.2.2 系统流量不正常的消除方法22-1101

6.2.3 系统噪声、振动大的消除方法22-1101

6.2.4 系统液压冲击大的消除方法22-1102

6.2.5 执行机构运动不正常的消除方法22-1103

6.2.6 系统油温过高的消除方法22-1103

7 液压元件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22-1104

7.1 液压泵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04

7.2 液压马达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09

7.3 液压缸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0

7.4 压力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3

7.4.1 溢流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3

7.4.2 减压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5

7.4.3 顺序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6

7.5 流量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7

7.6 方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8

7.6.1 电(液、磁)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8

7.6.2 多路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19

7.6.3 液控单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20

7.7 液压辅件常见故障与处理22-1120

7.7.1 压力继电器(压力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22-1120

7.7.2 过滤器常见故障与处理22-1121

8 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处理要点22-1121

8.1 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22-1121

8.2 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22-1122

参考文献22-1125

第23篇 气压传动与控制

第1章 常用气动基础标准

1 国内气动标准目录23-3

2 气动元件图形符号应用实例23-4

3 常用气动相关标准23-8

3.1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23-8

3.2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气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23-9

3.2.1 液压缸、气缸内径尺寸系列23-9

3.2.2 液压缸、气缸活塞杆尺寸系列23-9

3.3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气缸活塞行程系列23-9

3.4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活塞杆螺纹型式和尺寸系列23-10

3.5 液压气动系统用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23-10

3.6 气动连接气口和螺柱端23-10

3.7 气动元件及系统用空气介质质量等级23-10

3.7.1 表示方法23-11

3.7.2 质量等级23-11

3.7.3 常用气动元件用空气介质的质量等级23-11

3.7.4 一般系统用空气介质的质量等级23-11

4 常用气动术语23-11

第2章 气压传动的特点和气体力学基础

1 气压传动的特点23-17

1.1 气压传动的优点23-17

1.2 气压传动的缺点23-17

1.3 气动系统的组成23-17

1.4 气动系统各类元件的主要用途23-18

1.5 气动技术的应用23-19

1.6 气压传动和控制与其他传动与控制方式的比较23-19

2 空气的物理性质23-19

2.1 空气的组成23-19

2.2 空气的密度23-20

2.3 空气的粘性23-20

2.4 空气的压缩性与膨胀性23-20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3-21

3.1 基准状态和标准状态23-21

3.2 空气的热力过程23-21

3.2.1 等容过程23-21

3.2.2 等压过程23-21

3.2.3 等温过程23-21

3.2.4 绝热过程23-21

3.2.5 多变过程23-21

4 湿空气23-22

4.1 湿度23-22

4.1.1 绝对湿度23-22

4.1.2 相对湿度23-22

4.2 含湿量23-22

4.2.1 重量含湿量23-22

4.2.2 容积含湿量23-22

5 自由空气流量、标准额定流量及析水量23-22

5.1 自由空气流量、标准额定流量23-22

5.1.1 自由空气流量23-22

5.1.2 标准额定流量23-22

5.2 析水量23-23

6 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23-23

6.1 连续性方程23-23

6.2 能量方程23-23

6.2.1 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方程23-23

6.2.2 可压缩气体绝热流动的伯努利方程23-24

6.2.3 有机械功的压缩性气体能量方程23-24

7 声速及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23-24

7.1 声速、马赫数23-24

7.2 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23-24

8 气动元件的流通能力23-25

8.1 流通能力Kv值、Cv值23-25

8.1.1 流通能力Kv值23-25

8.1.2 流通能力Cv值23-25

8.2 有效截面积S23-25

8.2.1 定义及简化计算23-25

8.2.2 有效截面积的测试方法23-26

8.2.3 系统中多个元件合成的S值23-27

8.3 理想气体在收缩喷管中绝热流动的流量23-27

8.4 可压缩性气体通过节流小孔的流量23-27

8.5 流通能力Kv值、Cv值、S值的关系23-28

9 充气、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23-28

9.1 充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23-28

9.2 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23-28

第3章 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

1 气源装置23-30

1.1 容积式压缩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23-30

1.2 滑片式压缩机23-30

1.3 活塞式压缩机23-33

2 气动辅助元件23-35

2.1 分水滤气器(二次过滤器)23-35

2.1.1 QL系列分水滤气器23-35

2.1.2 QGL系列精密分水滤气器23-36

2.1.3 QSLa系列高压分水滤气器23-37

2.2 油雾器23-38

2.3 气源调节装置23-39

2.3.1 QLPY系列气源调节装置(三联件)23-39

2.3.2 QFLJWB系列气源调节装置(三联件)23-40

2.3.3 QAC/AC系列气源调节装置(三联件)23-41

2.4 日本SMC公司气源处理元件23-42

2.4.1 AFF系列主路过滤器23-42

2.4.2 AM系列油雾分离器23-45

2.4.3 AMD系列微雾分离器23-47

2.4.4 AD系列自动排水器23-49

2.4.5 AC新系列空气组合元件23-50

2.4.6 AF新系列空气过滤器23-53

2.4.7 AL新系列油雾器23-55

2.4.8 AW新系列过滤减压阀23-57

2.4.9 AFM新系列油雾分离器23-60

2.4.1 0AFD新系列微雾分离器23-62

2.5 德国FESTO气源处理单元(D系列)23-63

2.5.1 LF系列过滤器23-63

2.5.2 LOE系列油雾器23-63

2.5.3 LFR系列过滤减压阀23-63

2.5.4 FRC系列气源调节装置(二联件)23-63

2.6 其他气动辅件23-70

2.6.1 ZPS-15、ZPSA系列自动排水器23-70

2.6.2 ZPW系列卧式自动排水器23-70

2.6.3 消声器23-70

2.6.4 TK型压力继电器23-72

2.6.5 气液转换器23-72

2.7 气动管接头23-73

2.7.1 气动管接头的类型23-73

2.7.2 有色金属管接头23-74

2.7.3 棉线编织胶管接头23-78

2.7.4 PU管、尼龙管用接头23-80

2.7.5 快换管接头23-87

2.7.6 组合式管接头23-88

第4章 气动执行元件

1 气缸23-90

1.1 气缸的分类及工作原理23-90

1.1.1 气缸的分类23-90

1.1.2 气缸的工作原理23-92

1.2 气缸的设计与计算23-100

1.2.1 气缸的设计步骤23-100

1.2.2 气缸的基本参数23-100

1.2.3 气缸有关计算23-100

1.3 气缸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23-107

1.3.1 气缸筒23-107

1.3.2 气缸盖23-107

1.3.3 缸筒与缸盖的连接23-108

1.3.4 活塞23-109

1.3.5 活塞杆23-109

1.3.6 气缸的密封23-110

1.4 气缸的选择23-112

1.4.1 气缸的选择要点23-112

1.4.2 气缸使用注意事项23-112

1.5 气缸的性能和试验23-112

1.5.1 空载性能和试验23-112

1.5.2 载荷性能和试验23-112

1.5.3 耐压性及试验23-113

1.5.4 泄漏及试验23-113

1.5.5 缓冲性能及试验23-113

1.5.6 耐久性及试验23-113

1.6 国产气缸产品23-113

1.6.1 国产气缸产品概览23-113

1.6.2 普通单活塞杆气缸23-114

1.6.3 普通双活塞气缸23-134

1.6.4 薄型气缸23-138

1.6.5 摆动气缸23-143

1.6.6 其他特殊气缸23-149

1.7 FESTO公司气缸产品23-161

1.7.1 ESNU、DSNU系列单、双作用小型气缸23-163

1.7.2 DNC系列ISO标准双作用中型气缸23-166

1.7.3 DNGISO标准15552/DIS双作用中、大型气缸23-170

1.7.4 ADVU、AEVU系列紧凑型单、双作用短行程气缸23-176

1.7.5 DZF系列双作用扁平气缸23-180

1.7.6 DGP、DGPL系列滑块型无杆气缸与带导轨的无杆气缸23-184

1.7.7 ADVUT系列双作用倍力气缸23-192

1.7.8 ADVUP系列双作用多位气缸23-193

1.7.9 DPZ、SPZ系列双活塞气缸、滑台23-195

1.7.1 0DRQ齿轮齿条式摆动气缸23-200

1.7.1 1DRQD双活塞齿轮齿条式摆动气缸23-204

1.8 SMC公司气缸产品23-207

1.8.1 标准型气缸23-207

1.8.2 薄型气缸23-221

1.8.3 气爪(2爪、3爪、4爪)23-227

1.8.4 无活塞杆气缸23-228

1.8.5 带导杆型气缸23-233

1.8.6 磁性开关23-234

1.8.7 摆动气缸23-237

2 气马达23-242

2.1 气马达的分类、工作原理及特点23-242

2.1.1 气马达的分类23-242

2.1.2 气马达的工作原理23-242

2.1.3 气马达的特点23-244

2.2 气马达的选择、应用与润滑23-245

2.2.1 气马达的选择23-245

2.2.2 气马达的应用与润滑23-245

2.3 气马达的典型产品23-246

2.3.1 叶片式气马达23-246

2.3.2 活塞式气马达23-250

2.3.3 摆动式气马达23-257

第5章 气动控制阀

1 国产气动控制阀23-268

1.1 压力控制阀23-268

1.1.1 减压阀23-268

1.1.2 过滤减压阀23-272

1.1.3 单向压力顺序阀23-275

1.1.4 安全阀23-276

1.2 方向控制阀23-278

1.2.1 电磁换向阀23-278

1.2.2 气控阀23-321

1.2.3 多种流体、多用途换向阀23-324

1.2.4 人力控制换向阀23-341

1.2.5 机械控制换向阀23-354

1.2.6 时间控制换向阀23-357

1.2.7 单向型控制阀23-358

1.3 流量控制阀23-363

1.3.1 KLJ系列节流阀23-363

1.3.2 KLA系列单向节流阀23-364

1.3.3 QLA系列单向节流阀23-365

1.3.4 QLA(J)系列接头式单向节流阀23-366

1.3.5 KLP、KLPX系列排气节流阀与排气消声节流阀23-367

2 国外气动控制阀23-368

2.1 德国FESTO公司气动阀23-368

2.1.1 FESTO压力控制阀23-368

2.1.2 FESTO方向控制阀23-371

2.1.3 FESTO流量控制阀23-400

2.2 日本SMC公司气动阀23-404

2.2.1 SMC压力控制阀23-404

2.2.2 SMC方向控制阀23-407

2.2.3 SMC流量控制阀23-424

第6章 气动控制系统

1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计算23-429

1.1 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23-429

1.2 气动伺服机构举例——波纹管滑阀式气动伺服系统分析23-429

2 气动比例控制元件23-431

2.1 SMC系列气动比例控制元件23-431

2.1.1 IP6000/IP6100系列电-气比例定位器23-431

2.1.2 IT1000、2000、4000系列电-气比例压力阀23-433

2.1.3 VY1系列电-气比例减压阀23-435

2.2 FESTO系列气动比例控制元件23-439

2.2.1 MPPE系列气动比例减压阀23-439

2.2.2 MPYE系列气动比例方向控制阀23-440

2.3 气动伺服控制元件23-442

2.3.1 气动伺服阀的结构原理23-442

2.3.2 气动伺服定位气缸23-442

第7章 气动真空元件

1 气动真空系统23-444

1.1 真空系统概述23-444

1.2 典型气动真空系统23-445

1.2.1 真空抓取系统23-445

1.2.2 真空输送系统23-445

2 真空产生装置23-445

2.1 真空发生器及原理23-445

2.2 真空发生器的技术特性23-446

2.3 真空发生器的选择步骤23-447

2.4 真空发生器的典型产品23-447

2.4.1 ZHF-Ⅱ系列真空发生器23-447

2.4.2 ZKF系列真空发生器23-448

2.4.3 FESTO的VADM/VADMI真空发生器23-449

2.4.4 FESTO的VAD/VAK真空发生器23-452

2.4.5 FESTO的VN管线型真空发生器23-454

2.4.6 SMC的ZH系列真空发生器23-456

2.4.7 SMC的ZU系列管道型真空发生器23-458

3 真空吸盘23-458

3.1 真空吸盘的分类及应用23-458

3.2 真空吸盘的典型产品23-459

3.2.1 ZHP系列真空吸盘23-459

3.2.2 XP系列真空吸盘23-461

3.2.3 XPI系列真空小吸盘23-462

3.2.4 FESTO的VAS/VASB真空吸盘23-466

3.2.5 SMC的ZP系列真空吸盘23-468

4 真空辅件23-469

4.1 真空压力开关23-469

4.1.1 FESTO的VPVE机械式真空开关23-469

4.1.2 FESTO的SED5真空开关23-470

4.1.3 FESTO的SDE1带显示压力传感器23-472

4.2 真空压力表23-474

5 真空元件选用注意事项23-475

5.1 气源23-475

5.2 系统23-475

5.3 工件23-475

5.4 维护23-475

第8章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1 气动回路23-476

1.1 气动基本回路23-476

1.1.1 压力与力控制回路23-476

1.1.2 换向回路23-477

1.1.3 速度控制回路23-478

1.1.4 位置控制回路23-479

1.1.5 真空回路23-481

1.2 应用回路23-482

1.2.1 安全保护回路23-482

1.2.2 往复动作回路23-483

1.2.3 程序动作控制回路23-483

1.2.4 同步动作控制回路23-483

2 气动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设计程序23-484

2.1 明确工作要求23-484

2.2 设计气控回路23-484

2.3 选择、设计执行元件23-484

2.4 选择控制元件23-484

2.5 选择气动辅件23-484

2.6 确定管道直径、计算压力损失23-484

2.7 快速估算气动阀类元件、气源调节装置(三联件)、管道等通径的方法23-485

2.8 选择空气压缩机(空压机)23-486

2.8.1 计算空压机的供气量23-486

2.8.2 计算空压机的供气压力23-486

第9章 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1 气动系统的维护和保养23-490

1.1 维护的任务及管理23-490

1.2 维护的原则23-490

2 维护工作内容23-490

2.1 日常性维护工作内容23-490

2.2 定期维护工作内容23-490

3 故障诊断与处理23-491

3.1 故障的种类与故障诊断方法23-491

3.2 气动系统元件的故障与处理23-493

参考文献23-498

第24篇 液力传动

第1章 概述

1 液力传动的分类24-3

1.1 液力传动装置的分类24-3

1.2 液力传动元件的分类24-3

2 液力传动的特点24-4

3 液力元件的工作原理24-4

3.1 液力元件的叶轮与几何参数24-4

3.1.1 叶轮24-4

3.1.2 工作腔及其结构参数24-5

3.2 液体在叶轮中的运动24-5

3.2.1 速度的分解及速度三角形24-6

3.2.2 速度环量24-6

3.2.3 液体在无叶片区的流动24-7

3.3 液力元件的基本方程式24-7

3.3.1 理论能头24-7

3.3.2 动量矩方程24-7

3.4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24-8

3.4.1 基本工作原理24-8

3.4.2 力矩变化规律24-8

3.5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24-10

3.5.1 基本工作原理24-10

3.5.2 转矩变化规律24-10

4 液力元件的特性24-11

4.1 特性参数24-11

4.2 特性曲线24-13

4.2.1 外特性曲线24-13

4.2.2 原始特性曲线24-13

4.2.3 全特性曲线24-13

5 液力元件的类比设计24-14

5.1 相似理论在液力元件中的应用24-14

5.2 相似准则24-15

5.3 类比设计的步骤24-15

6 液力元件的试验24-16

6.1 试验方法24-16

6.2 试验台架24-16

6.2.1 试验台的布置要求24-16

6.2.2 试验台的组成24-16

6.2.3 设备容量的选择24-17

7 液力传动的工作液体24-17

7.1 液力传动用油的基本要求24-17

7.2 液力传动常用油的种类24-17

7.3 水基难燃液的种类24-18

第2章 液力偶合器

1 液力偶合器的分类24-20

1.1 按功能分类24-20

1.1.1 普通型液力偶合器24-20

1.1.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24-20

1.1.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4-22

1.2 按叶片分类24-24

1.3 按工作腔的数量分类24-24

2 液力偶合器的典型结构及辅助装置24-24

2.1 普通型液力偶合器24-24

2.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24-25

2.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4-26

2.3.1 进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4-26

2.3.2 出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4-28

2.3.3 进出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4-29

2.4 辅助装置24-30

3 液力偶合器的选择及选择实例24-30

3.1 液力偶合器与电动机共同工作的分析24-30

3.1.1 输入特性、共同工作范围和输出特性的绘制24-30

3.1.2 共同工作实例24-31

3.1.3 与电动机共同工作的分析24-32

3.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选择24-32

3.2.1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与电动机的匹配原则24-32

3.2.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计算实例24-33

3.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择24-34

3.3.1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使用特点24-34

3.3.2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原则24-34

3.3.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方法24-35

3.3.4 冷却器的计算24-35

3.3.5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实例24-36

4 液力偶合器的产品与规格24-36

4.1 液力偶合器的适用范围24-36

4.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产品与规格24-37

4.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产品与规格24-43

4.3.1 进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4-43

4.3.2 出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4-44

4.4 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的产品与规格24-47

4.5 液粘调速器与液力减速器24-51

4.5.1 液粘调速器24-51

4.5.2 液力减速器24-53

第3章 液力变矩器

1 液力变矩器的分类、性能和特点24-55

1.1 单相液力变矩器24-55

1.1.1 单相单级液力变矩器24-55

1.1.2 单相多级液力变矩器24-55

1.1.3 反转液力变矩器24-57

1.2 多相液力变矩器24-57

1.2.1 二相单级液力变矩器24-57

1.2.2 三相单级液力变矩器24-58

1.2.3 闭锁液力变矩器24-59

1.3 可调液力变矩器24-59

1.3.1 调节叶片转角的可调液力变矩器24-59

1.3.2 调节离合器滑差的可调液力变矩器24-59

1.3.3 调节排油阀开度的可调液力变矩器24-60

1.3.4 调节环形闸板开度的可调液力变矩器24-60

2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辅助系统24-60

2.1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24-60

2.1.1 单相单级液力变矩器24-60

2.1.2 二相单级液力变矩器24-61

2.1.3 闭锁液力变矩器24-62

2.1.4 导轮叶片可转动的可调液力变矩器24-62

2.2 液力变矩器的辅助系统24-62

2.2.1 液力变矩器的辅助系统及其功能24-62

2.2.2 液力变矩器辅助系统的辅件参数24-64

3 液力变矩器的选型24-64

3.1 液力变矩器的型式和参数选择24-64

3.1.1 汽车及以运输为主的各类车辆24-65

3.1.2 工程机械及以作业为主的各类机械24-65

3.1.3 内燃机车类轨道车辆24-65

3.1.4 恒载荷调速的设备24-65

3.2 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的共同工作24-65

3.2.1 输入功率24-65

3.2.2 泵轮特性曲线族和涡轮特性曲线族24-66

3.2.3 液力变矩器有效直径和公称力矩选择24-67

3.2.4 液力变矩器和动力机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24-67

3.3 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的匹配24-67

3.3.1 汽车液力变矩器与内燃机的匹配24-67

3.3.2 工程机械液力变矩器与内燃机的匹配24-68

3.4 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匹配的优化24-70

4 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70

4.1 单相单级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70

4.1.1 单相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70

4.1.2 单相单级轴流涡轮和离心涡轮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71

4.2 多相单级和闭锁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71

4.3 可调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71

4.4 液力传动装置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71

第4章 液力机械变矩器

1 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分类24-120

1.1 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24-120

1.1.1 导轮反转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24-120

1.1.2 多涡轮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24-121

1.2 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24-121

2 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24-124

2.1 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24-124

2.1.1 导轮反转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24-124

2.1.2 双涡轮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24-125

2.2 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24-126

2.2.1 分流差速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24-126

2.2.2 汇流差速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24-127

3 液力机械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128

3.1 双涡轮液力机械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128

3.2 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128

3.3 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产品型号与规格24-128

参考文献24-142

内容摘要:

《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第4卷)》是在前4版的基础上,吸收并总结了国内外机械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理论与方法撰写而成。《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第4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与控制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内容先进,信息量大、取材广、规格全,实用性强,数据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
  全书分6卷52篇,内容有:常用设计资料,机械零部件设计(连接、紧固与传动)、机械零部件设计(轴系、支承与其他)、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及控制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等。
  本卷为第4卷,主要内容有:液压传动与控制、气压传动与控制、液力传动等。
  《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第4卷)》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编辑推荐:

引领机械设计创新理念 突出机械工程应用特点 设计高品质的机械产品 成就现代机械设计大师
  国内机械工业知名学者和机械设计专家研究并执笔撰写,保证了本版手册的高水平。
  全面反映国内外机械设计的新成果,所涉及的设计方法与国际接轨,反映国内外设计的先进水平。技术数据、产品数据准确可靠。
  系统
  涵盖了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机械控制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的全部内容。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常用数据到产品,系统地凝炼总结了机械设计各专业的技术内容,将新思维、新方法和设计实践融会贯通到机械设计的全过程中
  先进
  提供了当今国际、国内公认的先进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新产品及数据资料,技术前瞻与国际先进设计水平同步。经深入研究和归类编入了成熟和前沿的21种现代设计方法,集现代设计方法之大全。
  实用
  为机械工程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常用材料、常规与现代设计方法、常用零部件的类型、规格、尺寸、设计要点、典型结构、主要技术参数、选型原则和设计计算实例。全部采用现行的新技术标准。实现了信息充分、数据全面、结构多样、产品新颖,并通过合理编排,力求便于查阅、使用方便。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机械设计手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1292289
如需购买下载《机械设计手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5版印次1
定价(元)1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机械设计手册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H122-62 的主题关于 机械设计-技术手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