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本书重点通过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进一步的变化趋向。
第一章 总论: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本书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本书命题的规范经济学讨论 二、本书命题的发展经济学讨论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一、经济发展理论模型比较 二、结构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选择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总体结构变化 第一节 1980—2004年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就业结构 第二节 1980—2004年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产出结构 第三节 1980—2004年中国三大产业的结构变化值与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三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化进展 第一节 衡量工业化进展的重要指标 一、人均工业总产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比 二、工业化指数及其国际比较
第一章 总论: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本书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本书命题的规范经济学讨论 二、本书命题的发展经济学讨论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一、经济发展理论模型比较 二、结构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选择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总体结构变化 第一节 1980—2004年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就业结构 第二节 1980—2004年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产出结构 第三节 1980—2004年中国三大产业的结构变化值与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三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化进展 第一节 衡量工业化进展的重要指标 一、人均工业总产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比 二、工业化指数及其国际比较 第二节 霍夫曼比例与“虚高度化”:对历史的回顾 一、用霍夫曼比例分析中国工业结构 二、以机械工业变动为核心分析我国工业结构 三、1980年之前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直接引致国民经济的巨幅波动 四、中国工业结构中的地区同构化第四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进步趋向 第一节 用钱纳里的标准模式比较世界与中国 第二节 世界典型国家主导产业作用机理比较 一、美国的主导产业更替及作用机理 二、英国的主导产业更替及作用机理 三、日本的主导产业更替及作用机理 四、韩国、巴西的主导产业更替及作用机理 五、比较分析国外主导产业更替及作用机理的基本结论第五章 中国工业化进展与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经济学讨论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实力是决定国家经济安全的首要因素 第三节 不同质态的经济结构对应于不同的国家经济安全状态 第四节 从结构变化角度看国家经济安全的预警和防范附录一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检验附录二 用钱纳里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实际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参考文献 学问比天大(代后记)——怀念导师董辅礽先生补后记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中国经济在近二十多年里的发展变化都称得上是“奇迹”。如何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和成果,阐释蕴涵于其中的经济学含义,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和进一步发展所要面对的难题、所要着力考虑的重大关系,这些便构成本书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本书认为,在特定的历史区间内,可以也应该将内含着经济结构根本变化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归结为工业化进程。 本书重点通过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进一步变化的工业化趋向。 本书也首次尝试从经济研究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及其结构变化过程中的经济安全问题。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与工业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1134429 《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与工业化》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与工业化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1.3 的主题关于 产业结构-变化-中国-1952~2004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