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2.0
在这本介绍金融危机的书中,作者、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无疑处于金融危机的震中,他的对金融危机的见解因此显得特别具有意义。金融危机过后,作者冷静地对金融危机进行梳理,使得本书相当有借鉴意义。
作者序主要人物一览表第一章 接管“两房”第二章 高盛岁月第三章 入主财政部第四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第五章 贝尔斯登的困境第六章 峭壁边缘的金融世界第七章 国会山第八章 为雷曼寻找买家第九章 雷曼的末路第十章 下一家会是谁?第十一章 最后一道防线第十二章 玩金融还是玩政治第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十四章 金融大鳄们第十五章 美国大选与救市第十六章 拯救花旗致谢
他曾被认为是美国证券界的“鹰派”,他也自称自己的个性继承于一个一个女强人的血脉;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向自己喜欢的女人求婚后,8个星期内就闪电结婚;他是个尽职的人,人们称他是不知疲倦的“牛头犬”,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竟然只能以躲在厕所看《周末画报》为一大消遣。 他就是中国人的“老相识”亨利•保尔森。从美国财政部长位置上退下来的保尔森,以自己的坦诚和勇气,在回忆录中记下了金融危机期间,那一个个难忘的日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他甚至想着服用安眠药;在与议员商讨救市计划时,他几次躲在柱子后面干呕;而为了挽救整个金融体系,他甚至向议长佩洛西下跪。 保尔森虽然给人性格强硬的印象,但他也坦承自己在金融危机期间犯下的错误:当雷曼处于生死关头时,他竟然忽视了英国人放弃购买雷曼的警告;他低估了公众对用纳税人的钱救市的愤怒程度;而他推出的一系列救市计划,也常常不是出于详尽的分析,只是出于直觉判断。 保尔森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执著、强硬但不乏温情;他怨恨华尔街的贪婪却又不遗余力地挽救它们;他信奉自由市场的理念但却又不得不为政府救市计划四处奔波。 正如保尔森所说,他拯救的金融世界曾处于峭壁边缘,但幸运的是,倔强的保尔森并没有让金融帝国坠下深渊。
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萧条、迎来复苏之际,保尔森关于21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回忆录《峭壁边缘》对于我们冷静回顾金融世界的荣辱沉浮,感知全球经济的冷暖交替,了解世界经济格局的风云变幻具有重要意义。 《峭壁边缘》一上市,就在世界各国引起了轰动,一举跃升为《纽约时报》、《金融时报》榜首畅销书。当然,作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的中国,保尔森的书自然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保尔森是“美国建国以来最有中国情结的财长”(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对《峭壁边缘》的评语),更重要的是,保尔森的回忆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人们需要思考的是:《峭壁边缘》中造成美国经济危机的幽灵也在中国游荡着么?而这,也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汪丁丁教授所担心的:“伴随着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我无法摆脱的是这样一些问题:这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呢?可能发生在中国吗?中国将来要为自己的金融变局支付什么样的代价呢?”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峭壁边缘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峭壁之边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8619613 如需购买下载《峭壁之边》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信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峭壁之边是中信出版社于201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1.59 的主题关于 金融危机-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