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本书对中国省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首次在创新研究中引进空间关联效应,采用空间计量经济理论方法,系统地对中国大陆省域尺度的整体研发、企业、高技术产业研发合作及知识溢出、长三角经济区研发、人力资本与知识溢对创新的贡献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第二节 相关研究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本书的贡献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知识生产、局域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集群
第三章 区域创新过程中的空间效应及检验估计方法
第四章 省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的空间计量分析
第五章 研发合作、知识溢出对省域企业创新贡献的经验分析
第六章 研发、知识溢出与省域高科技产业创新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第七章 研发、知识溢出对长三角城市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全书总结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后记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通过增强区域自主研发资本和人力投入,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产学之间的合作机制进而产生知识溢出,是促进我国区域、企业和产业创新绩效的关键,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
本书对中国省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在理论上,将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Romer-Jones的思想生产函数和Furman-Porter-Stern的创新能力模型的特点结合起来,根据设定的理论假设构建了能够测算和分析自主研发投资、人力资本、知识溢出与创新之间关系的区域创新生产函数。在实证上,本书基于以上理论框架模型,首次在创新研究中引进空间关联效应,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系统地对中国大陆省域尺度的整体研发、企业、高技术产业研发合作及知识溢出、长三角经济区研发、人力资本与知识溢出对创新的贡献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得出了以下重要研究结论:
(1)区域创新生产函数框架是目前分析检验中国研发、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之间复杂关系较好的理论框架模型;
(2)区域总体创新、区域企业创新、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及长三角城市创新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知识溢出存在空间局域性,地理距离仍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
(3)考虑了地区间空间关联和地理邻近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区域研发投入产出绩效的分析与检验具有良好的效果;
(4)自主研发投入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绩效的稳健的主动力,当地的大学研发投入的增加对区域总体创新、区域企业创新、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和以长三角为例的城市创新,具有明显而稳健的作用和贡献;
(5)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和溢出效应对区域自主创新的贡献越来越明显,虽然从省域整体、长三角经济区以及工矿企业、高技术产业的角度的检验结果不尽相同;
(6)政府支持下的产学合作机制是目前我国各个地区、企业或产业之间知识溢出的主要渠道,对区域自主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在政策建议方面,本研究认为,大力加强国内和区域自主研发资本和人力投入,考虑政策的空间效应,根据区域不同情况制定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强化已有创新集群,促成中西部地区新的创新集群的形成,是提高我国各个区域研发投入产出绩效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10068244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是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7 的主题关于 地区经济-经济计量分析-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