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5.9
这是一本商业类书籍。本书作者克劳福德在书中向我们揭示了不用担心工作被取代的未来商业趋势。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打破了办公室工作高人一等的虚幻景象,以颇具信服力的事实指导我们回归手工技术。在当今商业环境被高科技包围的当下,很多人感到对自己、对工作感到迷惑不解,本书作者从经济和心理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未来商业的基础,告诉我们:有生产力的劳动,才是所有繁荣的基础。
中文自序 重新把握生命的真谛
序 言 寻回失落的工匠精神
第1章 手艺人的实用艺术
手艺人的满足感
体力劳动也需要智慧
艺术、手工艺与流水线
工作的未来是重回过去
第2章 动手与动脑
蓝领工作的退化
白领工作的窘境
人人都是爱因斯坦
工匠的淡泊
第3章 做自己物品的主人
摩托车这头蛮驴
失踪的机油尺与傻瓜报警灯
主体性与自主性
贝蒂妙厨巡航摩托车
被替代的主体性
第4章 黑手的教育
想要当学徒
弦论
良师益友
诊断与鉴定
积极投入
突破自我
把笨蛋行为当作理想
第5章 从业余到专业
摩托车古董收藏家
开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
填写维修单
抓狂、本田马格纳与形而上学
第6章 格子间的矛盾
索引与摘要
不负责任的学问
为什么要读大学
团队合作与企业文化
工作群体≠团队
第7章 边做边想
欧姆定律与泥泞的靴子
消防员和国际象棋大师的隐性知识
测试程序与经验判断
谁来编写维修手册
第8章 工作、休闲与全心投入
改装店的行规
化解工作与休闲的紧张关系
快乐如猪嬉泥浆
结 语 合作与独立自主
平等是一种贵族理想
失败很重要
共同世界里的个体主体性
出版以来,本书先后荣获《出版人周刊》年度畅销书、《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名利场》年度十佳作品、《旧金山纪事报》年度畅销书、《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年度畅销书、《华尔街日报》假日好书推荐、《金融时报》编辑推荐奖等奖项。 用自己的手去制造和修理东西本来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现在似乎在社会上销声匿迹了。幸好,这本书将这种精神重新带回我们身边。坐办公室的人经常觉得和物质世界脱节,感觉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有很多不想读大学却被逼着读,接着又进办公室做白领的人,对他们来说,生活似乎无法按照自己希望的轨迹前行。这本书让人们见识到手工行业与工匠精神的荣耀回归。它告诉我们,手工业一样可以让我们过上体面的生活,是一条值得选择的人生道路。 “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手工劳动,是否还需要工匠精神?克劳福德用第一手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手工劳动在认知、社交和心理等方面都有具有积极的意义,认为手工劳动即将消失的观点不仅荒谬,而且存在问题。工匠精神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满足感。无论做什么,只要带着工匠精神全心投入,你就能够感受到工作真的是有意义的,而你也绝对不只是一个待在格子间里,在信息系统面前显得软弱无能的“创造者”。 湛庐文化出品《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是一部为工匠精神正名的作品,一部探讨机械化生产时代如何重拾工匠精神的作品。它颠覆了鄙视体力劳动者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探索和思考人类生活与工作的意义。 本书作者是拥有哲学博士学位的摩托车修理工。他对现代的工作场所进行控诉,细数它让我们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种种罪行,令人震撼。在书中,作者描述了教育体制如何摧残我们的天性,并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更丰富、更充实的生活方式。 本书作者认为,大学是一张通往广阔未来的门票,但并不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唯一道路。如果你有学习的天赋,愿意将时间花在钻研学问上,那么,就带着工匠精神去上大学,深入地学习。如果你对上大学没有兴趣,那你要知道,要过上体面的生活,并不一定要经历那些磨难。即使你必须要上大学,也可以在暑假期间再学习一门手艺。你应该成为一位独立的工匠,而不是一个待在格子间里、在信息系统前软弱无力的、或低级别的“创造者”。【作者简介】 (美)马修克劳福德 政治哲学博士、摩托车修理工。 不到14岁就在社区担任电工的助手,15岁成为保时捷汽车修理店的修理工,从高中到大学的7个暑假都在兼职做电工。 大学毕业后继续电工的生活。后来因为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博士。 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华盛顿的一家智库工作,5个月后离职开办了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