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儒家的思想,不仅仅是哲学,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行为科学和政治学。本书着重于将儒家有关组织行为的思想学说中对于当代社会,特别是对于当代企业管理有价值的一些原则抽绎提炼出来,以期对于企业管理者以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有所启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共分为七章。十七万字。作者曹军。
前言
赞孔子
孔子的感言
孔子的劝诫
第一章儒家的组织原则
1.组织的共同理念
2.儒家思想的继承
3.从家庭到组织关系
4.孝悌是文化的基石
5.组织需要专业人才
6.中庸管理的基本态度
7.原始的自然与文明
8.独善其身兼善天下
9.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0.管理的集权与民主
11.理性的客观精神
第二章儒者的思想修养
1.儒者完美的人格
2.组织中的危险人物
3.不要自欺欺人
4.结党营私的恶果
5.儒者的竞争关系
6.仁者的五个标准
7.表里如一的君子
8.仪表是礼的一部分
9.儒者的礼乐修养
10.君子的日常行为
11.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第三章儒家的领导原则
1.领导者的行为准则
2.德政与法制的统一
3.领导者应公平公正
4.与职位相称的才能
5.子产的管理实践
6.保持威信的技巧
7.小河有水大河不于
8.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9.对人的节制和鼓励
10.赢得下级的忠诚
11.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第四章儒家的学习之道
1.修身也是一种学习
2.学习不仅为了装饰
3.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
4.创造力的来源
5.学习贯穿人生全过程
6.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
7.选拔独当一面的人才
8.成为大师级的全才
9.轻松的对话式教育
10.教育是做人的根本
第五章儒家的沟通之道
1.沟通应具备的态度
2.心地纯正地做人做事
3.了解人的三种方法
4.给人定性要有依据
5.沟通有利于因材施教
6.不同对象不同沟通
7.用礼仪表达诚意
8.为人大方赢得人脉
9.适当表达更利沟通
10.君子不出无名之师
第六章儒家的组织制度
1.礼是制度的外在形式
2.通过礼制实现和谐
3.礼仪是制度的体现
4.法制、人治与礼制
5.礼制中的个人行为
6.上级对下级的礼遇
7.建设和谐组织机构
8.孔子说盗跖的故事
第七章儒者在组织中的行为
1.人际关系的基础
2.组织中晋升之路
3.通过礼让实现和谐
4.如何给上司提意见
5.善于在组织中生存
6.坚持原则与灵活性
7.组织内部的合作
8.越权则是管理的痼疾
9.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
10.管理应不失人性
前言
儒商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也是中国经济活动中的一大特色。何谓儒商?
一曰商。儒商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
二曰温。儒商是温文尔雅之辈,是指有较高文化素养,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品德结合起来的人。鲁夫莽士何其粗野,不配称儒商。
三曰儒。经商讲义利,讲仁德,生财讲大道,这是最为重要的,是儒商本质之所在。儒商最重义利,最重仁德,是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企业家。
从个人道德修养上来说,儒商是君子,不取不义之财,这是最基本的一条。儒商是仁人,为富为仁,有崇高的奋斗目标,对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而奸贾则是见利忘义的小人,他们为了获取利润,不惜损人利己,违法违纪。他们的经商行为经常违反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对市场采取的是投机的手段,对顾客采取的是弄虚作假的欺骗手段,对企业员工采取逼迫压榨的手段,对自然界采取掠夺性开发、破坏自然环境的手段。
儒家管理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把人当作经营中最根本的、能动的因素,并通过对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心和激励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对物的有效利用,创造出优化的经营业绩。人本管理思想都来源于“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核心。运用儒家的重人、重信、重义、重情的精神对员工进行管理,督促其实现管理目标,是儒商管理手段的特点。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儒家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眼光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商人的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大意义。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认为:“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儒商文化的影响力,功应居首。中国儒商的管理思想的长处往往正是西方企业管理中所欠缺的地方。”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辑录,古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这是一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管理之道,《论语》不仅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的途径,那就是使中国古代的管理智慧同现代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可能。
儒家思想所研究的领域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社会的整个系统,主张“仁者爱人”与“为政以德”,因此,儒家为研究老百姓的行为和政治组织架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阐述了以“礼”和“孝悌”作为社会系统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儒家的思想,不仅仅是哲学,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行为科学和行政理论,本书通过对《论语》的深入研究,从儒家思想角度出发,提出了儒家组织行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指出儒家的组织行为方式在齐家、治国,乃至企业管理等方面,都能起到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为实现和谐的组织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亦构成了儒商思想修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儒家的思想,不仅仅是哲学,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行为科学和行政理论,本书通过对《论语》的深入研究,从儒家思想角度出发,提出了儒家组织行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指出儒家的组织行为方式在齐家、治国,乃至企业管理等方面,都能起到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为实现和谐的组织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亦构成了儒商思想修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曰:“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儒家思想不仅是平民之学,更是为帝王之说,历代统治者往往体现出两面性的特征,革命时以法家行,取得胜利的时候往往变成了儒家。 儒家思想,不仅仅是哲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组织行为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对于中国式的政府行政管理和企业组织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儒商修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6031769 如需购买下载《儒商修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东方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儒商修养是东方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05 ,C936 的主题关于 儒家-组织行为学-研究 的书籍。
李英武, 著
张四龙, 著
(美) 尼尔森 (Nelson,D.) , 等主编
柯艺高, 著
孙立新, 著
(美) 阿吉里斯, 著
刘家国, 钱晓傲, 著
(美) 奥特 (Ott,J.S.) , (美) 帕克斯 (Parkes,S.J.) , (美) 辛普森 (Simpson,R.B.) , 编
(美) 希特 (Hitt,M.A.) 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