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0.0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本稿选择善本作为底本,并参考多种校本,进行校勘、注释,并撰写导读,供中医从业人士、爱好者和学生参考使用。
卷一 风诸病上凡二十九论卷二 风诸病下凡二十论卷三. 虚劳诸病上凡三十九论卷四 虚劳诸病下凡三十六论卷五 腰背诸病凡十论 消渴诸病凡八论卷六 解散诸病凡二十六论卷七 伤寒诸病上凡三十三论
卷一 风诸病上凡二十九论卷二 风诸病下凡二十论卷三. 虚劳诸病上凡三十九论卷四 虚劳诸病下凡三十六论卷五 腰背诸病凡十论 消渴诸病凡八论卷六 解散诸病凡二十六论卷七 伤寒诸病上凡三十三论卷八 伤寒诸病下凡四十四论卷九 时气诸病凡四十三论 热诸病凡二十八论卷十 温诸病凡三十四论 疫疠诸病凡三论卷十一 疟诸病凡十四论卷十二 黄诸病凡二十八论 冷热诸病凡七论卷十三 气诸病凡二十五论 脚气诸病凡八论卷十四 咳嗽诸病凡十五论 淋诸病凡八论 小便诸病凡八论 大便诸病凡五论卷十五 五脏六腑诸病凡十三论卷十六 心痛诸病凡五论 腹痛诸病凡四论 心腹痛诸病凡七论卷十七 痢诸病凡四十论卷十八 湿蜃诸病凡三论 九虫诸病凡五论卷十九 积聚诸病凡六论 癥瘕诸病凡十八论卷二十 疝诸病凡十一论 痰饮诸病凡十六论 癖诸病凡十一论 否噎诸病凡八论卷二十一 脾胃诸病凡五论 呕哕诸病凡六论 宿食不消诸病凡四论 水诸病凡二十二论卷二十二 霍乱诸病凡二十四论卷二十三 中恶诸病凡十四论 尸诸病凡十二论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
中医名著浩如烟海,积淀了数以千年的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英才,昭示着绚丽无比的辉煌。历史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非经典名著滋养下的躬身实践,别无蹊径。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宝库,如何在这个宝库中迅速找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者最需要的著作,这是不少中医人士在读书中经常遇到的困惑。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丛书,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采用最佳版本为底本,认真校勘,合理注释,撰写导言,添加按语,分门别类,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一卷在手,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全套在握,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 所谓“必读”者,学医之人不可不读,业医之人不能不读。此乃学医之门径,业医之津梁,案头之必备。愿《百部名著》成为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和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的良师益友;愿本套丛书成为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及各图书馆的永久珍藏。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丛书采取合并同类、合理集成的形式,把百种古籍分为医经、伤寒、金匮、温病、方剂、本草、诊法、针灸、推拿按摩、养生、医案、医论医话、通用临床及临床各科若干个类别,部帙较大的图书,则单独成册。每书均采取书前写导读,随文做注释,分章(节)加按语的体例,帮助读者尽快了解内容、掌握重点,并解决阅读上的困难。 《诸病源候论》,又名《诸病源候总论》,简称“《巢氏病源》”、“《病源》”、“《巢源》”等,成书于隋大业六年(610年),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证候学的专著。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分类。全书50卷,共分70门,载录内外妇儿诸科1739种病候,叙述了各种病候的病因、病理与证候。全书未载治疗方法,但在部分病候之后,附以《养生方》等书中的养生导引法。
| 书籍详细信息 | |||
| 书名 |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 9787508049281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华夏出版社 |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印数 | ||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是华夏出版社于2008.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52 的主题关于 中国医药学-古籍-汇编 ,诸病源候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