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6.0
“微文化”来了,这个世界正在或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微”被当代人信赖地抹上了一层民主的色彩,人们对微文化的广泛痴迷已然给传统文化本身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鉴于此,本著基于文化自觉的态度,以古代先哲以及典籍为分析个案,粗略检阅偏向于口头传统的中国儒释道思想,侧重阐明中国文明反映出来的传播理念及其政治“对话”与“咨商”的偏向,并把分析的触角延伸到当代微传播文化及其媒介经济。在阐释中发现,中国思想在当代传播学新命是值得信赖和敬畏的。“微”不过是传统儒释道文化在新时期自我完善的转型范式,它的理想与生命必然托付并依存于中国思想。
引论
当哲学停止思考
历史意识
新视界——中国式传播偏向
第一章 有关研究
范围: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媒介
问题:政治、咨商与传播
方法:理解学习和研究
第二章 前诸子时代宗教与媒介
时间预设:一种历史观
宗教与传播
物体系与媒介
理论延伸:“苹果”与“百度”
第三章 孔子传播思想的偏向
孔子思想:舌尖上的政治
引论
当哲学停止思考
历史意识
新视界——中国式传播偏向
第一章 有关研究
范围: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媒介
问题:政治、咨商与传播
方法:理解学习和研究
第二章 前诸子时代宗教与媒介
时间预设:一种历史观
宗教与传播
物体系与媒介
理论延伸:“苹果”与“百度”
第三章 孔子传播思想的偏向
孔子思想:舌尖上的政治
空间与政治的传播偏向
宗教神学转向人学的传播
理论延伸:现代传播的儒学新命
第四章 “废弃论”:从老子到鲍曼
老子思想:社会学之思
“废弃论”分析框架:从老子到鲍曼
理论延伸一:传播废弃论
理论延伸二:从“乌有乡”到“地球村”
第五章 墨学“三表论”
“兼学”:战国社会结构性调和:··
墨子“三表论”
墨子舆情论
理论延伸:对口头传统的倚重与敬畏
第六章 法家传播思想
法家:战国后起社会学派
“法”:法家的核心范式
法家“一元论”传播偏向
理论延伸:传媒文化构型力
第七章 东周兵学信息论
兵学简介
战争媒介符号与信息传播
战争信息控制与反控制
理论延伸:传媒——新的殖民善地
第八章 《吕氏春秋》传播思想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所见东周传播思想
《吕氏春秋》的政治传播思想
《吕氏春秋》的咨商思想
理论延伸:国家咨商——中国人的智慧
第九章 《淮南子》传播思想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积极有为”的政治传播体系
《淮南子》“皆务于治”的政治传播思想
《淮南子》“至德之世”的政治传播策略
理论延伸:从“大”到“微”传播范式的转型
第十章 《世说新语》哲学咨商思想
《世说新语》简介一
《世说新语》:古代咨商的魏晋方式
《世说新语》的“对话”程式
《世说新语》的“对话”方法
《世说新语》的“对话”技巧
理论延伸:“清谈”的传播学意义
第十一章 《声无哀乐论》音乐咨商思想
《声无哀乐论》简介
《声无哀乐论》:“竹林清音”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哲学咨商思想
理论延伸:情感——媒介经济的“新娘”
第十二章 《贞观政要》政治咨商思想
《贞观政要》简介
《贞观政要》的政治主体语言观
唐太宗舆情传播思想
理论延伸:传媒符号——美学“暴政”的工具
第十三章 《髹饰录》知识隐喻及其传播
《髹饰录》简介
《髹饰录》:明代社会的转述者
《髹饰录》思想的传播
理论延伸:丝路一中国美学输出的通途
第十四章 剧论《闲情偶寄》照进现实
剧论《闲情偶寄》简介
剧论《闲情偶寄》:一个知识社会学文本
剧论《闲情偶寄》的“娱乐化思想”
理论延伸:传感论美学——一个新理论
第十五章 结语:传播的偏向与界限
参考文献
后记
《变化的传播偏向》基于文化自觉的立场,旨在以古代先哲及典籍为分析个案,粗略检视偏向于口头传统的中国儒释道思想,阐明中国传统文化所昭示出来的传播理念及其政治咨商偏向,并将分析的触角延伸到当代微传播文化领域。在阐释中发现,中国传统思想的当代传播学新命是值得信赖和敬畏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变化的传播偏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53567 如需购买下载《变化的传播偏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5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变化的传播偏向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93.4 的主题关于 互联网络-影响-研究-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