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封面图

互联网金融

余来文, 温著彬, 边俊杰, 石磊, 编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互联网金融下的消费者和商家、支付与跨界的融合、P2P平台和众筹模式、大数据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破性进展。每一章都有相对应的案例,且案例选择立足中国实践,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应用在融资、理财、交易、支付、营销等多个细分金融领域的,又可以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图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作者介绍:

余来文,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文字传媒总裁、《创业管理评论》出品人,《销售与管理》、《物联网世界》、《中国石化》专栏作家,并任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亚洲城市大学等外聘MBA课程教授。曾在海王集团、远望谷股份、飞尚集团等公司工作,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为长青集团、南华西集团、铜川矿务局、恒大高新、陕西煤业集团等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或培训工作。先后在《管理科学》、《北大商业评论》、《销售与管理》、《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华工商时报》、《CHINADAILY》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工商管理系列图书有《MBA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企业战略》、《战略管理》、《企业资本运营理论与应用》、《管理学》、《中集帝国》,商业模式系列图书有《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思维: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商业模式》、《物联网商业模式》、《大数据商业模式》、《企业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的颠覆与重塑》、《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模式理论与应用》,管理技能系列图书有《管理竞争力》、《关键执行力》、《管理技能》、《职业素养》、《管理能力》,创业管理系列图书有《商业模式:创业的视角》、《团队管理》等。      温著彬,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任职于中国平安东莞市场发展研究室,负责市场经济研究及经营分析工作。先后于国内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并出版《商业模式》专著;同时,曾多次参加省级、企业级课题,并担任主要责任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企业商业模式、产业发展,主要涉及领域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      边俊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赣州市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赣州市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顾问,赣州市互联网金融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MBA、研究生导师。先后在《财会研究》、《当代财经》、《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明代的财政制度变迁》、《管理能力》、《管理技能》、《企业资本运营理论与应用》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省部级项目近10项。      石磊,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曾参与编写《战略管理》教材,先后于国内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

书籍目录:

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二、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

三、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

四、互联网金融吹来的新风

五、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

六、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促进

七、传统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几个思考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下的消费者和商家

一、消费者的未来

二、年轻消费群体成中流砥柱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家4C营销

四、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

第三章 支付与跨界的融合

一、互联网金融支付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二、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

三、互联网金融支付的特点

四、国内互联网支付公司先锋

五、支付的跨界融合

六、互联网支付创新

七、支付安全与监管

第四章 P2P平台与众筹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下的投融资

二、民间借贷的正名

三、投融资模式变革

四、阿络P2P平台的主要模式

五、众筹商业模式解析

六、资金资源的配置

七、风险控制

第五章 大数据金融

一、大数据金融时代

二、大数据的金融应用

三、大数据金融模式

四、大数据源

五、互联网金融数据处理

六、大数据金融信息安全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一、移动互联网金融

二、互联网金融的“脱媒”

三、关于“平民”金融的几个话题

四、互联网货币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基于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和浅薄的实践,笔者完成了《互联网金融:跨界、众筹与大数据的融合》一书。笔者一直认为,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变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平台或渠道的改革,典型的如P2P和众筹,这一类其实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只是结合互联网技术将以前线下的业务搬到了线上,包括网络支付;第二类是大数据金融,这不仅是渠道或者平台的变革,而且是一种金融思维模式的变革,更是一种商业模式和金融思维的颠覆;第三类是网络货币,这是一种金融形态的变革,金融的本质形态就是货币,货币是金融的本质,也是金融的最高形态,当一种货币形态出现,如果其成长得足够强大,那么这对于以往的货币形态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创新。《互联网金融:跨界、众筹与大数据的融合》围绕着平台、模式、形态这三个维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阐述,描述了其对人们生活和企业再生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跨界、众筹与大数据的融合》的特点在于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笔者希望通过这一方式为大家更生动地呈现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同时,帮助金融企业了解应该如何面对互联网化这一浪潮。

编辑推荐:

★传统银行不能对电子化作出改变,将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
  ——比尔·盖茨
  
  ★未来的金融其实两大机会都有,第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有这样的创新。金融行业也需要搅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进来进行变革。
  ——马云
  
  ★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符合百度整体的“登录页”(LandingPage)战略,对百度来说,有很多垂直领域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这些领域也是我们很多大客户所属的行业。
  ——李彦宏
  
  ★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难以涵盖的服务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弥补了传统金融的重大缺陷,完成了金融服务从富人金融、大企业金融到普惠金融、民主金融的转型。
  ——吴晓求
  
  ★未来的金融业有三个变化:第一个.10年内,60%以上的信用卡没有了,被取代了;第二个10-15年内,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前台由互联网企业、非金融企业来取代;第三个,金融机构网点的前台将会走向四化:小型化、社区化、智能化、标准化。
  ——马明哲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互联网金融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636244
如需购买下载《互联网金融》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经济管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互联网金融是经济管理出版社于2015.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0.49 的主题关于 互联网络-应用-金融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