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代:2008
定价:48.0
本书是由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书写的汉学大师高本汉的个人传记,也是马悦然先生的第一本学术性的传记著作。本着客观的态度,马悦然用他生动的笔触为读者描摹了一个多样的高本汉,他在汉学研究上的成就、他的音韵学成就,他的青少年时期、壮年时期以及现在的高本汉。高本汉给学界留下的个人资料很少,借着朋友兼学生的身份,马悦然通过书信、他人口述等更直接的途径向读者介绍这位治学一丝不苟的汉学大师,有利于我们更多更好地了解这位大师的一生及其学术成就。
序言
第一章在延雪平的青少年时代(18891907)
维特恩(Vattem)湖畔之城
家世
庄园主拉士和他的两个儿子
牧师女儿艾拉.哈塞尔贝和她的家族
中学
又善良又忠实的仆人
艰难岁月
知音诗人与翻译家
年轻的戏剧家
“母语之友”
学术生涯之第一步
高考
第二章自由自在的学生(1907-1909)
乌普萨拉岁月
俄罗斯之冬
第三章伟大的历险(19101911)
与炸药同船
太原大学堂
勤奋的方言研究者
彷徨
碑林之宝
海外记者
第四章彷徨的战略家(19121914)
逗留伦敦
在巴黎的沙畹和伯希和门下
第五章勤奋的写信人
博览群书
大问题
自省
第六章科学突破
留在乌普萨拉还是去巴黎?
论文答辩
好斗的副教授
为养家糊口奔波劳碌
鸿鹄之志
第七章哥德堡岁月(1918-1939)
第八章他使遥不可及的语言变得近在咫尺
第九章斯德哥尔摩(1939-1959):传奇大师
第十章高本汉,退休荣誉教授(1959-1978)
附录高本汉作品年表
译后记
前言
1965年秋季的一天,我到高本汉远东博物馆的研究室去拜访他,当时我发现他的书架上放着两套精美的汉学词典书目。我跟他说我到处找这部作品而一直未能找到,他马上拿下一套送给我。在扉页上我发现杰出的法国汉学家马伯乐(HenriMaspero)所写的赠送给高本汉的字样。我指给他看,他眯缝着眼睛说:“这是用铅笔写的,很容易涂掉!”
高本汉进行学术创作时,都使用一裁三折的22.5×36厘米的黄色对开纸。读完一部作品的最后一次校样以后,他便把漂亮的手稿扔进纸篓里。他自己只保存与国内外学者交流时写的大量书信中的很少一部分。他没有给后人有朝一日为他写回忆录做任何准备。他完全确信,他的作品比他本人更为重要。
一些收信者比高本汉本人对后世有更多的考虑。由他的夫人艾琳(Elin)又称茵娜(Inna)收集、由他的女儿前地方法院法官艾拉.雪勒尔(EllaKohler)管理的家庭档案,其中包括的书信有:圣彼得堡时期(1909),中国时期(19101911),伦敦和巴黎时期(19121914)以及日本和中国时期(1922)。这部家庭档案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如高本汉上小学、初中和高中时瑞典语和拉丁语试卷,青少年时代的诗歌习作。、
约翰.奥古斯特.伦德尔(JohanAugustI,undell)教授的书信集保存在乌普萨拉大学图书馆的手稿部,包括高本汉写的二十多封信,其中最早的一些信是高本汉还在上高中时写的。一部分重要信件收集在现今存于乌普萨拉大学图书馆的大主教拿旦.绥德尔布鲁姆(NathanStiderblom)的书信集里。
与其介绍出处,不如我有选择地直接引用读者无法接触的这类材料的原件。我希望此举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在这部传记里引用的高本汉的亲笔信,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表现出他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多重性格的人物,他本人也意识到了可能在青年时代就尴尬地意识到了强烈的反差给他的性格打上了烙印。他是一位勤奋的学者,会毫不留情地赶跑干扰他学术研究的人。他是更确切地说似乎是一位冷酷无情的君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点儿都不管别人”;但同时他极富同情心,愿意帮助一切遇到困难的人。在这部传记当中,我无意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种反差。
我为我的老师写的这部传记选了副标题“一位学者的肖像”。出于我希望读者会懂的多种原因,我比较详细地描写高本汉的童年和求学时代。因为高本汉早在求学的时候就开始了研究生涯,所以我试图描写20世纪头十年普通高级中学为他营造的学术环境。在勾勒高本汉作为学童、高中生和青年学者时,我毫不犹豫地引用大量的书信中的材料;在我描写高本汉后半生时,我则远离我认为无权涉猎的私人生活领域。
高本汉的学生们尊敬他、爱戴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随时准备愚忠于老师。他们在自己的研究中,对高本汉在近几十年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批评性探讨。他的几个学生自己也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质疑,并提出各种可能的解释。
爱泼斯坦(J.Epstein)在一篇题为《文学传记的起源》的文章中引用了威尔斯(H.G.wells)下边的这句话:“一个人的传记应该由一个诚实的敌人来写。”我猜想,这句话的用意在于提醒那些传记作家,切记不要过多地美化他们描写的对象。我在写作时,把这句话牢记心中。
我在写这部传记时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特别要感谢高本汉的女儿艾拉.雪勒尔,她把自己的档案供我使用,还在其他很多方面帮助我的工作。我还要大大感谢高本汉的侄子汉斯.卡尔格伦(HansKarlgren)博士,他以书面与口头的方式提供给我很多宝贵的信息,特别是高本汉兄弟姐妹们的情况。我力求编一部完整的高本汉用英文、德文与法文发表的作品以及翻成中文与日文的著作的一览表。
马悦然
早在1920年代,高本汉(18891978)就因其在中国方言和语言史领域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而蜚声国际,他凭借雄厚的语言科学功底对中国古代青铜器断代的研究成果,也属于他的伟大科学研究成果。马悦然是高本汉的得意门生,他在本书里描写了自己的老师始于1904年的辉煌科学研究生涯从上中学开始,延续了七十多年。同时,我们还能看到一位勤奋科学家背后的、生活中的高本汉。 马悦然是高本汉的得意门生,他在这部回忆录里描写了自己的老师在延雪平度过的青少年时代、始于1904年的辉煌科学研究生涯从上中学开始,延续了七十多年。同时,我们还能看到一位勤奋科学家背后的、生活中的高本汉。
| 书籍详细信息 | |||
| 书名 | 我的老师高本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 9787807628958 如需购买下载《我的老师高本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 出版地 | 长春 | 出版单位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19 | 装帧 | 精装 |
| 页数 | 336 | 印数 | 4000 |
我的老师高本汉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5.325.81 的主题关于 高本汉(1889~1978)-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