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转折
儒学的转折封面图

儒学的转折

毕诚,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8.0

书籍简介:

书简单介绍了王阳明生平及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重点阐述了阳明学派的思想体系、内容展开及社会影响。本书对于儒学、心学、阳明学派的研究者,以及王阳明的爱好者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作者介绍:

毕诚,湖北省浠水人,教育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校长发展学校副校长。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先后攻读学校教育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教育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教育家毛礼锐先生,于1988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热哀教育科学研究,潜心中国教育与中国文化,涉猎学术领域宽泛,对教育、哲学、历史、文化、科学和文学等多:方面有兴趣。勇于实践探索,曾在北京率先创办民办学校,并主持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工作多年。自1985年以来。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共计40余项,独自撰写、主编和翻译学术著作《儒学的转折÷-阳明学派教育思想研究》、《教育社会学引论》、《中国教育鳓、《中外教育名著评介》、《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科教兴国与教育创新》等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王阳明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一节 少年时代的教育和文化环境

第二节 泛滥于词章,是非来学,出入佛老

第三节 居夷处困,“顿悟”龙场

第四节 范围进退朱陆,发展“知行合一”

第五节 揭致良知之教,公然褒崇陆学

第六节 居越讲学,创立学派

第七节 天泉证道,施教思田

第二章 阳明学说形成的背景及学术思想体系

第一节 阳明学说形成的背景

第二节 阳明学说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经学即心学”

第四节 论朱陆学术旨趣

第五节 对佛、道、墨诸家的评价

第三章 阳明的教学思想

第一节 阳明教学思想的“心学”特质

第二节 “明人伦”的“尽心之学”

第三节 论教学中的诸种关系

第四节 论“知行合一并进”

第五节 论“人生之道”的“实学”

第六节 论教学原则

第七节 论教学诸法

第四章 阳明的德育思想

第一节 道德论

第二节 求“本体之乐”与“致良知”

第三节 “大人之学”与“大人”标准

第四节 “四句教”本义

第五节 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第五章 阳明的社会教育

第一节 王阳明的政教思想

第二节 社会控制与社会教化

第三节 社学教育

第四节 儿童教育

第五节 军事教育

第六章 阳明学派教育思想的展开与影响

第一节 阳明学派的崛起

第二节 阳明学派的分化与流变

第三节 阳明学激进派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阳明学保守派的修养论

第五节 修正派对阳明学的改造与开拓

第六节 阳明学派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第七节 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内容摘要:

《儒学的转折:阳明学派教育思想研究》着力研究了王阳明生平及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重点阐述了阳明学派的思想体系、内容展开及社会影响,理顺了阳明学派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的逻辑序列,以及心性论、道德论、知识论、知行观的内在联系。阳明学派是一个体系庞杂、派系众多、思想活跃、注重实际的教育流派,在晚明高峰迭起的社会思潮中阳明学派的分化与流变愈演愈烈,以致门户分立,相互水火,一流弊滋甚。后起的阳明学修正派力图改造阳明学派末流,并修正和发展了阳明学说,因时局风云五变幻.明王朝“天崩地解”,从而使得流传逾百年、门徒遍天下的“显学”在明清之际时代潮流的冲击下,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启蒙思潮的勃兴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阳明在日本的传播,促进了日本程朱理学的变革。阳明学已经成为世界思想宝库的重要财富,其学术生命力日益显现。

编辑推荐:

本书对于王阳明的哲学观点、教学论、德育论、社会教育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不仅考察了阳明个人的思想脉络,而且广泛论列了阳明学派的发展演变,特别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论述了阳明学派理论与当时社会的客观需要的关系,从而阐明了阳明学说的实际意义。全篇内容充实,论述详明,是关于中国教育思想史的新著,值得向读者推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儒学的转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345614
如需购买下载《儒学的转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发展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320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儒学的转折是中国发展出版社于201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0-092.48 的主题关于 王守仁(1472~1528)-教育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