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宁日
永无宁日封面图

永无宁日

(英) 博伊德, 著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长篇小说。

书籍目录:

>>> 《今日美国》2006年度好书 :不存在的女儿1深入英格兰腹地/1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2卢格.克拉斯特/22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3不再裸露/44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4猎枪/64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5红色小集团/72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6德国来的女孩/93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7波霸美女/117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8布雷吉之家/135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9唐.卡罗斯/144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10与卢卡斯.罗默见面/162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11受到威胁/190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12伊朗国家安全情报组织/206

伊娃.德雷托斯卡娅的故事

13面对面/219

14一个忠诚的英国绅士/233

前言

我的间谍故事(代序)威廉.博伊德正如人们常说的,我的小说主要以叙述为主。2002年,我写了《仁心》(AnyHumanHeart),书里描写的都是慵懒的亲情故事。但是从那以后,我就打算写一本扣人心弦的小说,情节要前后呼应、跌宕起伏。显然《永无宁日》这部小说里有《仁心》的痕迹,在那部作品中曾经简单提及一个角色变成间谍的经历。当时在搜集有关间谍的资料时,我发现这方面的故事非常有趣,我甚至对间谍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好奇。

大概人们还记那些在国际上名声显赫的间谍,像伯吉斯、菲尔白和布兰特之流。布兰特的案例很惹人注目,因为他曾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并且他还是一个具有绅士风度、喜欢女王画作的收藏家。他曾经做过伦敦一家著名美术学院的院长。在阅读他的资料时,我非常想知道,他的真实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一旦你成为一名间谍,那会给你的余生带来怎样的影响,会在心里留下多深的阴影?如果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中的一个曾经是间谍,你会作何感受?这些思考,让我眼前一亮。那么,如果你的母亲曾经是一名间谍,而身为女儿的你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故事岂不更加有趣?于是,这部小说就这样诞生了。

在整理那些关于间谍的资料时,确实有很多东西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我坚信假如某人当过间谍,熟谙所有的国家机密,那么他的生活就不可能有片刻的安宁。从事谍报工作的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直觉,他们永不停歇地提防和检查着周围的一切。他们只能生活在谎言中,不能对任何人吐露半字实情。对于布兰特,我想当他被查处的时候,他一定如释重负般地舒了一口气。还有爱尔兰共和军的间谋丹尼斯.唐纳德森,他是被刺身亡的。当年他隐居在一个独门院落的农舍里,想必他一定对土路上所有来往的车辙都表示过怀疑,认定全是冲他来的,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

正是因为间谍所经历的生活,充满了警惕和猜疑,因此我将小说命名为永无宁日。这个词似乎一语道破了身为间谍那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以及他们随时准备着亡命天涯的紧迫心境。

在主人公的选择上,我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当我把它定位为一个女间谍的时候,我就考虑:如果把她安排在纽约而不是充满浪漫情调的巴黎,故事可能会更加吸引人。

关于这一故事的一些史实背景,在此显然也有必要交待一下。从1939年到1941年,所有发生在美国的故事都是引人注目的,然而其中许多的细节不为人所知。在这本小说中,伊娃承担着向未来的同盟军美国,发布信息的任务。这是一个代表英国安全协调局驻美国的一个地下隐秘组织。英国人所进行的工作是超出常人想象的。假如将英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定为“特殊关系”的活,从某个方面而言,这个秘密组织的活动确实让人感到有点尴尬。

在当时,尽管也有一部分美国人愿意和英国合作。而且从表面上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有了一层“特殊关系”,于是乎美国就应该和英国并肩作战了。但是,在1940年和1941年,事情并不像人们预想的那样。英方其实十分清楚:80%的美国公众根本不想卷入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战争。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上下有一股恐英症,同时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情绪十分强烈。于是,英国安全协调局的秘密组织在美国广泛展开了工作,每天向美国人发布大量的战争信息,以期美国加入到反对法西斯的战争中来。但是,如果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恐怕是绝不会加入战争的,而战争的进程恐怕又将改写了。

我想,此书出版后,想必能看到世人特别是美国人对那个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的反应。这应该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精彩的间谍小说,它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大胆而细致地描述了一位女间谍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小说情节紧张,充满戏剧冲突,根据真人真事写成。严肃的史实背景、真实的生活写照让这部小说显露出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博伊德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论是故事的叙述节奏还是人物的语言风格都与整部小说营造的意境极为统一。同时,博伊德还是一位驾御悬念的高手,当小说的结尾处巧妙地将疑团一一解开时,不禁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萨丽居住在英国风景如画的科茨沃尔德,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英国寡妇。然而,1976年一个炎热的夏日,她对女儿露丝说:"我是伊娃?德雷托斯卡娅"。1939年,伊娃只有28岁。她年轻漂亮,是苏联裔移民,在巴黎居住。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永无宁日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439386
如需购买下载《永无宁日》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群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永无宁日是群众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1.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英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