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自选集
德鲁克自选集封面图

德鲁克自选集

(美) 德鲁克 (Drucker,P.F.) ,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德鲁克本人亲自摘选的文章,包括《经济人的终结》、《公司的概念》、《工业人的未来》中的精选文章以及德鲁克近年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摘选的文章都代表着一个基本的主题,较全面地概览了德鲁克对于社区、社会、政体以及公司、管理、知识工作、知识社会的观点和理论,也阐释了德鲁克对于下一个社会--知识社会的展望。德鲁克本人所挑选的文章力求内容丰富翔实且易于理解,可窥见大师的经典理论和深刻思考。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社会基础

第一部分简介

1从卢梭到希特勒

21776年的保守主义反革命

3保守之路

第二部分极权主义的兴起

第二部简介

4魔鬼的回归

第三部分政府的疾病

第三部分简介

5从民族国家到巨型国家

6政府的疾病

第四部分新多元化社会

第四部分简介

7新多元化社会

8组织的理论

9组织的社会

第五部分公司作为一个社会机构

第五部分简介

10公司的治理

11作为社会性组织的公司

12公司作为一个政治机构

第六部分知识社会

第六部分简介

13新的世界观

14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

15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

16从信息到沟通

第七部分下一个社会

第七部分简介

17下一个社会

译者后记社区、社会、政体作为一个作者,我最为人熟知的是管理方面的著作,在美国尤其是这样。但是,我最初和最首要的关注并非管理,我对管理的兴趣始自我对社区和社会的研究。事实上,我更多的著作不是关于管理,而是有关社区、社会和政体。而且,在我撰写的15本管理书籍中,只有两本与“工商管理”有关:一本是1964年的《成果管理》(ManagingforResults)――这本书所探讨的问题在数年后被称为“战略”,另一本是我在1985年所著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我其他所有的管理书籍都是探讨公司作为人类成就和社会组织的问题,我在1946年写的第一本关于公司的书《公司的概念》中两个主要部分的题目就是人类成就和社会组织(本书第五部分有该书的摘要)。我对社区、社会和政体的关注和兴趣可以追溯到1927年和1928年。1927年时我在自己的出生地维也纳上完了高中,然后去了德国汉堡的一家出口公司做培训生,同时还在当地大学的法律系注册学习。我从上午7点工作到下午3点或3:30,这份工作既不是很有趣也不是很费劲,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发票一一登到账本上。大学在下午4点之后几乎都没课,我的学生证只能让我每周免费光顾一次市政剧院或歌剧院,所以,大多数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我都可以在藏有多种语言图书的公立图书馆里潜心阅读。在汉堡的那十五六个月里――我于1929年初离开了汉堡――使我受到了真正的教育,我在那个公立图书馆里所学到的知识比我先前12年在学校里和后来在几所大学里学到的全部知识加起来都要多。那时我狼吞虎咽地读了许多书,既没有计划也没有方向,不过我逐渐对政治、社会理论及政策方面的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段日子里我读了好几百本书,其中两本永远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这两本书分别是埃德蒙.伯克(EdmundBurke)于1790年撰写的《对法国革命的反思》(ReflectionsontheFrenchRevolution)和费迪南德.腾尼斯(FerdinandToennies)撰写的德国社会学经典名著《社区与社会》(CommunityandSociety)。那时的德国,确切地说是整个欧洲大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以来都处在革命动荡时期,我们这些年轻一点儿的人当时都知道这一点,只有那些在1914年之前就成人的人们才会以为一切还能恢复到战前的状况。因此,伯克的主题思想就是:政治学和政治家们在这样一个动荡时期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找寻持续和改变之间的平衡。在这本书问世140年之后,它引起了一位年仅18岁的读者?〉那苛夜裁?。这种观点成为了我本人的政治观点、世界观以及后来所有作品的核心。腾尼斯的书对我产生的影响也同样巨大。他在退休之后思维仍然很活跃(他死于1936年,享年81岁),但是他写的书出版只有40年。在书中腾尼斯希望能够挽救工业革命前的乡村社区,不过就连一个无知的18岁青年也知道乡村社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自己的有关社区和社会方面的著作也在不断演变,我对社区和社会的观点和腾尼斯根植于18世纪浪漫主义的工业革命前,或者说前资本主义的观点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腾尼斯让我了解到一点,这也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点――社区和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在社区里个人拥有自己的身份,在社会里个人各有其功能。几年后,在1931~1932年间,我成了法兰克福一家较大的日报社的资深作家。不过那时的我已经拿到了国际法和政治理论的博士学位,在国际法和法学研究班担任博士后助理的同时也在准备申请大学的讲师职位(不过是没有薪水的),这曾经是,现在仍然是迈进欧洲大陆学术阶梯的第一步。事实上,那所大学的相关委员会已经通过了我提交的论文大纲,这篇论文探讨了法律治国的根源以及在1800~1850年创立了这个学说的三位德国政治思想家,及后来在该学说的基础上,俾斯麦(Bismarck)于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并且制定了具有德国特色的宪法。这篇论文主要探究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观点,主题是那些成功地在持续和改变之间找到平衡的伟人们――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工业革命前的乡村社会与完全处于君主统治下的18世纪社会和政体以及由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城市化、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缔造的一个新世界之间找到了平衡,举例说,法国是在100年之后,在戴高乐(deGaulle)的领导下才取得了这样一个平衡。不过,我仅完成了这个研究课题的一个部分。我写了一篇短文,是有关那三位德国政治思想家中的最后一个,斯达尔(FriedrichJuliusStahl,1804―1861)。我出版这一部分的原因是斯达尔身为普鲁士保守派领袖30年,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另一位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英国人,一个接受了洗礼的犹太人狄斯雷利(Disraeli)?〔晃尴嗨浦?处。斯达尔是一位伟大的保守派人士,我写这样一篇文章就是要对纳粹分子进行正面的攻击,让我高兴的是那些纳粹分子对此好像也完全心领神会。1932年这篇文章写好后,当年的12月就被德国的一家以出版政治理论、社会学和法律书籍最为知名的出版社Mohr出版社接受,并于1933年4月出版了――当时正值希特勒上台两个月。这篇文章被编入一套极具权威的系列丛书《过去和现在的法律和政府》(RechtundStaatinGeschichteundGegenwart)之中,文章编号是100。不过这套丛书一经出版就遭纳粹查禁,所有订购的书都被销毁。从那以后这篇文章没有再发表过,直到去年夏天,《社会》杂志2002年的7/8月那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国家和历史发展的保守理论》(ConservativeTheoryoftheStateandHistoricalDevelopment)的英文翻译文章。纳粹当权的时候这样的文章当然没法再继续写下去,所以我没有再去理会那本书。我转而开始着手写一本极权主义的书,这本书谈到了整个欧洲社会的彻底崩溃。这本书就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经济人的终结》。在英国,这本书是在1938年的年末几周出版的,在美国则是在1939年的年初几周出版的(在本书的第二部分里有该书的节选)。《经济人的终结》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极权主义――不管是纳粹主义,还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都必将遭到失败,而这个结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可是,这样的一个结论却促使我发出疑问:什么将取代腾尼斯提出的乡村社会的那种“有机”社区呢?什么可以再次把工业时代的个人、社区和社会融合在一起呢?这就成了我的第二本书《工业人的未来》的主题。我在1940~1941年写这本书时,欧洲正处在战火之中(美国也硝烟弥漫,战争一触即发),该书于1942年出版(在前言部分和本书的第一部分有该书的摘要)。在写作这本书时,我开始意识到一种全新的、史无前例的社会组织正在快速地形成,在工业社会和国家中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权力中心。最开始,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是公司的出现,它发明于1860年或者1870年,而在此之前绝无先例。我开始意识到管理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功能,而且管理也是这种新组织的普遍功能。由此,我写了第三本书《公司的概念》(1943~1944年完成,1946年初出版,几个月后,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本书的第五部分有简短的摘要)。没过几年,我又意识到公司仅仅是这些新组织的萌芽状态,在工业社会里,每一个公司都是一个自治的权力中心,这样社会就成为了一个“组织的社会”(这正是本书第10章的题目)。我也意识到每一个新组织与先前的权力中心都不尽相同,它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作为社会和经济的结果,它将很快演变成为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在这种社会里知识工人将占人口和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在本书的第四部分和第六部分里可以找到关于这个话题的节选文章。完成《公司的概念》之后,在接下来的50年里,我所写的书基本是在社区、社会和政体以及管理这些话题之间转换。在为这本《功能社会:德鲁克自选集》摘选文章时,我以题目而不是时间为线索,摘选的文章在我看来都代表着一个基本的主题。我对摘录的文章做了删减,但是没有改动原文,也没有增加内容或更新其中的内容。每一个章节都清楚地注明了日期,这样读者就会知道如果某个章节原来出版的年代是1957年,那么当文中出现“3年前”这样的字眼时,就意味着是1954年。我在挑选文章时也力求其内容务必丰富翔实且易于理解,虽然这些文章读起来未必轻松愉快。彼得.德鲁克2002年夏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克莱蒙特市

德鲁克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管理学方面的著作,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21世纪的管理挑战》等.但是德鲁克在本书的序中却开门见山地指出他最初和最首要的关注并非管理,而是社区和社会,他对管理的兴趣也是始自对社区和社会的研究。德鲁克被人们尊为管理学大师,并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我们时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但是德鲁克说,“事实上,我更多的著作不是关于管理,而是有关社区、社会和政体”,这也正是德鲁克与其他管理学领域的学者的不同之处。德鲁克认为在他撰写的众多管理书籍中,只有两本与“工商管理”有关:一本是1964年出版的《成果管理》,另一本是1985年问世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而对于自己其他的管理书籍,德鲁克说都是在探讨公司作为人的努力和社会组织的问题。当今社会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是经济管理,相形之下,对于新社会的关注要少得多,尽管后者也许更为重要。新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公司是何时开始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管理为何成为了新社会的功能之一?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是如何演变而来的?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特点?知识工作者和过去的手工劳动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些问题都是德鲁克在本书中探讨的话题。本书七个部分的内容分别选自德鲁克的《工业人的未来》《经济人的终结》《公司的概念》等8本书以及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和《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涉及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科学。本书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作者在长达65年的时间里对社区、社会和政体方面所进行的思考,堪称德鲁克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美国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曾称赞德鲁克为“20世纪有效管理和公共政策的最重要的创造者”。他说:“我研究德鲁克理论逾30年,多次与他交谈并向他学习,他的贡献无可估量,无人可以替代。”德鲁克先生已于2005年11月去世,本书将帮助我们开启德鲁克思想的大门。相信本书一定能使读者在欣赏德鲁克深入浅出的文字的同时,更能通过他深刻的见解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企业,并且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懂得如何应付未来的挑战。本书也一定会引发工商企业界人士以及学子们对经济与更大社会之间的联系做进一步的思考。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经历了孕育新生命的整个过程:在本书翻译之初,我还身怀胎儿,待此书出版之际,小儿已七月有余,这期间得到了家人悉心的照料和不懈的支持,在此我要将本译著献给我的母亲郭雪梅女士和我的儿子蒋林瞳。本书翻译不当之处,敬请不吝赐教!曾琳2006年11月26日晚于北京家中

"

内容摘要:

  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的一代宗师,现代组织理论的奠基者,他开创了管理学,被尊称为“现代管理之父”。虽然德鲁克最为人熟知的是其工商管理方面的著作,但是他最关注的却是社区和社会,在社区里个体拥有自己的身份,在社会里个体拥有自己的功能。在本书中,德鲁克汇集了自己大量的相关作品,非常全面地反映了德鲁克在社区、社会和政治结构领域的观点,为读者打开了德鲁克思想的大门!  本书是“德鲁克世纪精选”系列著作之一,书中大师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开理论认识之先河,跨时空岁月之局限,借鉴学习之意义不言而喻,但由于受时代背景、社会氛围、个人社会阅历、政治立场等方方面面的局限性,作者的某些观点仍不免过于体现个人主观认识,偏颇、囿困之处在所难免,读者在阅读时仔细斟辨,批判接受,客观继承。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已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德鲁克自选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德鲁克世纪精选
9787111203155
如需购买下载《德鲁克自选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德鲁克自选集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3-52 的主题关于 德鲁克,P.F.-选集 ,管理学-选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