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
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封面图

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

张云武,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8.0

书籍简介:

2009年城市人口率(城市化率)为46%,无疑说明大部分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城市和农村仍然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本书导入国外学者生活结构的概念,将地区的城市化度(城市化的发展程度)与人们的生活结构作为研究主题。

作者介绍:

张云武,1963年2月生,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社会学博士。1983—1987年在黑龙江大学El语系学习,1987——1998年工作于黑龙江省大庆职工大学(现大庆职业学院),1998—2005年留学日本,并先后在冲绳国际大学研究生院地域文化研究科和山口大学研究生院东亚研究科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和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具体研究问题为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社会交往、社会关系、木际信任、政治参与等。已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中国的城市化与关系网络——以大庆市、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不同规模地区居民的人际信任与社会交往》(《社会学研究》2009千年第1期)、哎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两络》(《社会》2009年第1期)。此外,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教育部和福建省的研究课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活结构

第一节  工业化、城市化与社区生活

一  社区生活的变迁

二  生活结构

三  生活结构的影响因素

四  社会学理论

第一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活结构

第一节 工业化、城市化与社区生活

一 社区生活的变迁

二 生活结构

三 生活结构的影响因素

四 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现实

第二节 中国人的生活结构: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

一 中国独特的社会现实

二 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城市化与社会交往

一 国外学者的社会交往研究

二 国内学者的社会交往研究

第二节 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 沃斯的城市化度理论

二 沃斯理论的反对论

三 费舍尔调查结果影响下的关系网络研究

四 国内学者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第三节 城市化与社会信任

一 国外学者的信任研究

二 国内学者的信任研究

第四节 城市化与政治参与

一 国外学者的政治参与研究

二 国内学者的政治参与研究

第五节 社会流动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调查地区

一 莲花镇

二 凤城镇

三 厦门市

四 福州市

五上海市

第二节 样本抽取及样本特征

一 莲花、凤城、厦门调查

二 福州、上海调查

三 样本的社会特征

第三节 研究变量及分析方法

一 研究变量

二 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统计分析

第一节 地区的城市化度与人们的社会交往

一 研究目的

二 调查结果

三 相关发现

第二节 地区的城市化度与人们的关系网络

一 研究问题

二 理论假设

三 城市化度对于关系网络的具体影响

四 调查结果与费舍尔研究成果的比较

五 调查发现

第三节 人际信任与社会交往

一 导言

二 研究假设

三 人际信任与交往取向

四 小结

第四节 社会关系网络与人际信任

一 考察问题

二 网络规模与人际信任

三 调查发现的产生原因

四 小结

第五节 地区的城市化度与人们的政治参与

一 导言

二 地区的城市化度与居民的政治参与

三 地区的城市化度、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政治参与

四 小结

第六节 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假设及研究设计

三 调查结果

四 结果讨论

第五章 研究发现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 人们的社会交往

二 人们的关系网络

三 人们的社会信任

四 关系网络与人际信任

五 人们的政治参与

六 流动者的关系网络

第二节 国外理论的局限性

一 城市化度与社会交往

二 城市化度与关系网络

三 城市化度与人际信任

四 城市化度与政治参与

五 社会流动与关系网络

第三节 原因分析

一 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

二 独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三 独特的社会现实

四 研究发现的产生机制

第六章 人们的生活结构

第一节 当前人们的生活结构

一 首属群体内的生活

二 以高于一般信任为特征的社会信任

三 以政治冷漠为特征的政治参与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的进展程度

一 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社会

二 从二元社会发展为多元社会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莲花镇、凤城镇、厦门市调查时的调查问卷

附录2 福州市、上海市调查时的调查问卷

内容摘要:

《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由张云武所著,内容属于城市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范畴,说明的问题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在导致社会结构宏观层面变迁的同时,如何导致社会结构微观层面随之变化的,以及社会结构微观层面的变迁,如何体现社会结构宏观层面变迁的。 本书的研究从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社会交往、关系网络、社会信任、政治参与)考察社会结构的宏观层面(城乡关系或者城乡一体化的程度)的变迁,这是与传统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不同的。迪尔凯姆(E.Durkheim)、帕累托(V.Pareto)、帕森斯(T.Parsons)等社会学大家,考察的问题都是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等社会结构宏观层面的变迁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关系网络、价值观念等社会结构微观层面的影响,而我们的研究一改传统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从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管窥社会结构的宏观层面,是一个很新颖的研究视角。《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本书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活结构、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及原因分析等内容。【作者简介】张云武 男,1963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海兴县,1983~1987年在黑龙江大学日语系学习,1987~1998年在黑龙江大庆职业学院工作,1998~2005年在日本留学并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已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代表性论文有《从结婚礼财看当代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当代城乡居民的生活结构》,分别刊登在日本的《东亚研究》和《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 电子邮箱:zhangyunwu@yahoo.com.cn

编辑推荐:

    
《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由张云武所著,内容属于城市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范畴,说明的问题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在导致社会结构宏观层面变迁的同时,如何导致社会结构微观层面随之变化的,以及社会结构微观层面的变迁,如何体现社会结构宏观层面变迁的。
本书的研究从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社会交往、关系网络、社会信任、政治参与)考察社会结构的宏观层面(城乡关系或者城乡一体化的程度)的变迁,这是与传统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不同的。迪尔凯姆(E.Durkheim)、帕累托(V.Pareto)、帕森斯(T.Parsons)等社会学大家,考察的问题都是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等社会结构宏观层面的变迁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关系网络、价值观念等社会结构微观层面的影响,而我们的研究一改传统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从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管窥社会结构的宏观层面,是一个很新颖的研究视角。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95208
如需购买下载《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城市化度与生活结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99.21 的主题关于 城市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