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1.0
本书是有关法律人类学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作者在写作时一直在思考社会秩序如何才能良性运行的问题。因此,通过对云南小凉山彝汉纠纷解决机制的探究来解答纠纷对认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纠纷解决对理解法、法律的重要性,纠纷的解决究竟是尊严还是利益?
前言
第一章 关于法律人类学
第一节 几个术语
第二节 人类学法律研究的脉络
第三节 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第二章 纠纷解决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人类学的纠纷研究
第二节 ADR
第三节 法社会学的纠纷研究
第三章 彝汉乡村社会的权威构成
第一节 为什么是权威
第二节 凉山印象
第三节 彝汉比较
第四章 纠纷中的彝人
第一节 彝人理想中的秩序
第二节 多元法律下的彝人
第三节 彝人纠纷的类型与特点
第四节 彝人的纠纷如何解决
第五节 彝人如何解决纠纷
第五章 宁蒗境内的汉人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土”汉人的历史与文化
第三节 “老”汉人与“新”汉人
第六章 纠纷中的汉人
第一节 问题与调查
第二节 诉说、倾听与纠纷
第三节 从村委会到司法所
第四节 上法院告你
第七章 彝汉纠纷
第一节 身份与民族
第二节 纠纷中的历史、政治与族性
第三节 习俗、认知与纠纷
第四节 没有灵魂的纠纷
第五节 彝汉纠纷的轮廓
结论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云南民族文化丛书·云南文化传承与变迁卷:尊严利益·云南小凉山彝汉纠纷解决方式的人类学研究》在第一章里,通过梳理人类学法律研究的思想脉络引出纠纷解决的问题,并在第二章中将它放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讨论,在反思其他纠纷解决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人类学纠纷解决研究可能具有的方法论意义。第三章有两个任务:一是梳理关于汉人乡土社会中的权威研究;二是比较彝汉乡土社会中的权威资源。第四章,顺着彝汉乡土社会权威资源的分析对彝人社会理想、纠纷观念和纠纷解决方式展开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彝人社会中各种权威资源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影响。第五章,通过梳理宁蒗汉人的历史来讨论其对解决纠纷的可能影响。第六章,沿着“法院——司法所——村委会”和“村委会——司法所——法院”的叙述方式来展开对汉人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的描述,同时对国内外有关纠纷的概念、有关基层司法的研究方法进行检查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纠纷解决方式的新构想及其解释。最后一章是《云南民族文化丛书·云南文化传承与变迁卷:尊严利益·云南小凉山彝汉纠纷解决方式的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对前几章所提出来的理论进行应用和反思,通过彝汉纠纷的案例分析,对认知和利益在纠纷中的作用提出解释,认为纠纷的产生往往有利益和象征的双重原因,而纠纷的顺利解决,必须同时满足两者。
《云南民族文化丛书·云南文化传承与变迁卷:尊严利益·云南小凉山彝汉纠纷解决方式的人类学研究》以案例为主,从彝汉社区的权威类型、彝人间的纠纷解决、汉人间的纠纷解决、彝汉间的纠纷解决等方面入手,对生活在宁蒗的彝人和汉人的纠纷解决进行了原创性研究,是国内法律人类学此类研究为数不多的民族志作品之一。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尊严,利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云南民族文化丛书 | ||
9787548220046 如需购买下载《尊严,利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昆明 | 出版单位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1.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尊严,利益?是云南大学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7.744.511.44 的主题关于 民事纠纷-调解(诉讼法)-研究-宁蒗彝族自治县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