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本书旨在探讨证券市场对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可能影响。针对中国市场股权分置制度的理论研究表明,由于股权分置所导致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定价差异会使得非流通股东难以享有全部投资收益,由此将导致盈利企业的非流通股东投资乐情受损,企业面临投资不足;相反,亏损企业的非流通股东由于不需要承担全部亏损责任,将会倾向于承担过度风险,企业面临过度投资。
导论
一本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证券市场与企业投资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股价波动与企业投资
一资本租用成本模型
二调整成本模型
三托宾的q理论
四金融市场的不完美性
五股价波动对投资的影响
第二章股市有效性的实证难题
一有效市场理论概述
二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方法及问题
三股市异常现象
四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第三章中国股市的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三实证研究结果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章中国股市的泡沫与投资:理论模型
一文献综述
二股价泡沫的理论模型
三股价泡沫、资本成本和投资规模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五章中国股市的泡沫与投资: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三实证研究结果
四进一步的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
附录
一A股估值慎言“与国际接轨”
二不应对IPO询价制期望过高
三清醒看待“尚五点”
四头号难题求解股权分置改革周年回顾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旨在探讨证券市场对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可能影响,具体包括了:股价波动与企业投资、股市有效性的实证难题、中国股市的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中国股市的泡沫与投资实证研究、中国股市的泡沫与投资理论模型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旨在探讨证券市场对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可能影响。针对中国市场股权分置制度的理论研究表明,由于股权分置所导致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定价差异会使得非流通股东难以享有全部投资收益,由此将导致盈利企业的非流通股东投资热情受损,企业面临投资不足;相反,亏损企业的非流通股东由于不需要承担全部亏损责任,将会倾向于承担过度风险,企业面临过度投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制度的主要弊端在于,占控地位的非流通股东增发流通股卖空本企业股票的行为不会损害其所持有股票的价值,因此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冲动会持续存在。但是股权分置又导致非流通股东不愿意追加投资,由此造成中国股市的“恶东”横行以及屡风不鲜的疯狂圈线和掏空行为。作者简介: 沈可挺,1975年生,浙江慈溪人。1998年、2002年、2005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领域,近期主要研究课题包括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股权分置企业的行为公司金融研究以及体制转轨中的产业管制问题。近年来先后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参与多项大型国家部委重点课题和福特基金研究项目,并参与组织开发基金、券商的投资风险管理系统。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泡沫与投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青年学者文库 | ||
9787802305335 《泡沫与投资》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泡沫与投资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7.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9.23 ,F832.51 的主题关于 证券交易-资本市场-影响-企业-投资-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