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崇文书局
年代:2012
定价:10.8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本生
贵公
去私
贵生
先己
劝学
大乐
明理
振乱
论威
当务
介立
孝行
慎人
察今
乐成
察微
审分
不二
执一
精谕
离谓
离俗
用民
贵信
长利
达郁
察贤
期贤
贵卒
疑似
求人
贵直
原乱
不苟
自知
贵当
有度
分职
士容
上农
审时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当时担任秦相的吕不韦组织其门客合作撰写而或,属于先秦诸子百家的杂家类。《崇文国学经典文库:吕氏春秋》从《吕氏春秋》中选取四十余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并且配以白话译文。
吕氏春秋》为集体编纂,取材博杂,广采各家之言,书中儒、道、法、名、墨、阴阳等各家学说均有体现,保存了大量失传的先秦旧说与上古史料,价值极为珍贵。其叙事简洁,说理流畅,文字优长,许多单篇都是优美的散文,故历代均有各种版本流传,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