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本书由17篇欧美作家写的中短篇小说组成,题材均为鬼怪故事,作者有莫伯桑、劳伦斯、柯南等名家。
鬼屋凶灵
木乃伊幽魂
凡尔赛阴魂
一只断手
“那儿有人吗?”
最后的笑声
恶梦记
噩梦屋
卡尔十一的幻觉
草莓山府邸
鬼域救美人
小溪流那边
回首先生
昨日依依此门中
不落卡霸王
同鬼异屋
鬼话连篇
前言
本书是一本选译的西洋鬼怪小说集。目前,冠以“密码”之名的书风行世界,横扫千军,所以不禁就起了《撒旦密码》这个书名。鬼怪这种文化现象,相信者言之凿凿,不信者斥之谬谬,至今莫衷一是,看起来也的确是“撒旦”撒向人间的某种密码。而且,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是如此。本书所选的小说都出自西方文学名家,如笛福、狄更司、莫泊桑、柯南.道尔、布尔维.李顿、劳伦斯、拉法努和格拉斯比等人。我在每篇前面都写了一小段介绍,说明作者背景、本篇价值和欣赏角度。其中有两篇特殊,是我自己根据在国外任教居住时耳闻目睹写的,也混在里头了,但自信不是鱼目混珠。因为我不采取直译,行文中便添加了好些本人的艺术风格,这是要交代一下的。
有趣的是,西方许多科学家也信鬼,或者推崇鬼文化,美国科幻小说大家阿西莫夫还特别编过一本鬼怪故事,让读者品尝。为了进一步介绍西方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特别将阿西莫夫为这本书写的一篇序附上,代替序言。另外,还把一篇旧文《从中、西鬼怪谈文化异同》作为“代跋”。笔者长居西方,也稍微比较了一下中方西方鬼怪文化的不同之处,这篇文章就是其中一叶,可供读者阅读时参考。
远在美国的玛雅先生等人很关注我的作品,读了我的每一本书都常常向海内外读者推荐。当然,先生往往也有不同于我的真知灼见,例如,对中西鬼文化的比较玛雅便有补充意见。读者可以参考他在报纸或网络上发表的文章。这里,借此机会向他多年来的关怀和推荐表示感谢。
后记
半生心力坐消磨,纸上烟云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因说鬼似东坡。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题诗
我认为,中国的鬼文化应该以蒲留仙的《聊斋志异》为代表。《聊斋》故事动人,文笔优美,令人百读百爱而忘其鬼。《聊斋》的每一篇都是布局别致、结构紧凑的短篇小说。如果当年蒲留仙把题材再扩大一点,清朝的老祖宗们在外事上面再争气一点,那么莫泊桑一定会自愿把“短篇小说圣手”的桂冠拱手相让。
西洋的鬼怪文化呢?可说没有代表。如果硬要凑榫头的话,可以举出的就只有“吸血鬼”了。
形形色色的吸血鬼都有一位共同的祖师爷:中古时候南欧一个叫瓦拉几亚国家的一位伯爵,名字叫德拉古拉(Dracula)。这块地方后来并人罗马尼亚的特兰西尔维尼亚,所以,德拉古拉式的吸血鬼,就成了罗马尼亚对欧洲鬼怪文化的一大贡献。实际上,Dracula这个词来自罗马尼亚语的drac,意即“魔鬼”。故事说的是这位伯爵死而不僵,白天他呈死亡态,睡在锦缎铺的棺材里,夜晚便复活了,变成一只大蝙蝠,飞出去祸害人类。吸血鬼当然也需要新陈代谢,否则飞翔和杀人的能量哪儿来?他摄取营养的方法,就是用他两颗獠牙咬开受害者的脖子吸血。而受害者也就会由于一吸而被克隆,也变成吸血鬼,这便又传宗接代了。德拉古拉式吸血鬼又飞、又吸,刀枪不入,所向无敌,祸害无穷,真叫人“谈德(拉古拉)色变”。
对付这种鬼怪,你扔匕首、发枪炮,它们就当点心充饥。能让它们害怕、并进而置之于死地的是两样东西:十字架和木头楔子。十字架能把它们吓退,甚至在它们额头上烫出一条十字的焦痕,但还不能把它们杀死。只有把木头楔子钉进它们的心脏,才能要它们的命。正是一物降一物,这也就像对付电脑的病毒决不能靠打针吃药,而要用杀毒软件一样。
德拉古拉式吸血鬼,它除了给人们贡献闻“德”丧胆的极度刺激之外,另一大贡献就是确立了一种欧洲式的鬼怪模式。这个模式在鬼怪小说、戏剧、电影和恐怖娱乐里都时隐时现地继承下来。早期文人像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爱伦.坡、布赖克武等人,一直到不久前风行一时的电影《驱魔师》系列、《鬼故事》系列、《童妖》系列,还有各色各样的《狼人》系列等等,以及像斯蒂芬.金等幽冥作家和普莱斯、克里斯多夫.李等鬼魅演员,都是它形形色色的后继者。
西方鬼怪模式的本质是机械性,鬼怪都已经完全异化为一种人类的绝对的对立面。不管它们来自多么深的地狱,根本就是一部部世界的机器。如果换了机器人、挖土机什么的接着来表演,效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一看就知,这是西方长远以来物质主义之下的艺术翻版。
英美文学最为人称道的一部吸血鬼小说,是十九世纪英国斯都克的《吸血鬼》。故事的主角是四个英国人:律师乔纳森.哈克、他的未婚妻米娜、米娜的朋友露西和疯人院长西瓦德博士。先是哈克买下了疯人院旁的一座古屋,然后就去特兰西尔维尼亚旅游,当然要参观德拉古拉伯爵的古堡。在那里,他发现了五十只木箱,里面装满了新近从古堡坟地挖掘出来的泥土。也是一时好奇,他把这些箱子运回了英国,没想到就此陷入了魔界,因为其中一箱里装的正是吸血鬼的正身。德拉古拉伯爵移师英伦,重施故技,首先变成一头恶狼,把附近的羊群全部扫荡一光。然后,它的毒牙利齿又咬向美丽可爱的露西。尽管西瓦德的老师赫尔星教授给露西输血急救,露西还是死了,当然跟着也就被克隆成了伥鬼。德拉古拉的下一个目标是温柔婉丽的米娜,于是展开了一场魔鬼夺美、英雄救美的大混战,从英国一直打到吸血鬼故乡。
……西洋人一般彬彬有礼,但是西洋的鬼却老是同人相对立的另一种物质,不相混淆。所以,哈姆莱特明明知道那鬼魂是他死去了的父亲,他也要硬把他加以异化,称呼也用无生命的代词,才能跟着“它”走:Itwillnotspeak;then,willIfollowit。中国《聊斋》里充满了可爱、可妻、可狎的女鬼,而英国诗人邓恩要想同他死去的恋人相谈而不得:Ilongtotalkwithsomeoldloversghost,/Whodiedbeforethegodoflovewasbom。这也正像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儒家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像李白所说的“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些深奥邃密的学说,前不久西方还是不能体会的,目前也恐怕还在琢磨着用阐释学等等高深学问研究之中。不禁想起,英国哲学家赖尔在他的名著《精神的概念》中要不客气地说“把鬼看成机器已成一种‘教义”了!西方和东方,世俗的世界和灵魂的渊薮,就是都这么南枝北枝,不得不叫人原谅吉卜林:“Oh,EastisEast,andWestisWest,andneverthetwainshallmeet!(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造不该相过访)
当年翟理思把《聊斋》翻译成英文,也脱离不了上面那种窠臼,硬要说些hisghost,hisfathersghost(他的鬼,他父亲的鬼)什么的,叫人读起来磕磕绊绊,不过翟理思也自有他的观察力。他说蒲松龄善用形象和隐喻,这一高超艺术本领在英国文人中只有卡莱尔才能望其项背,这倒有点儿道理。依我看,其实,卡莱尔一生都在猛烈抨击“以机械压倒人性”,这才是他同蒲松龄两个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地方!
我又想,以《搜神记》、唐人小说、《太平广记》为坚实基础的中国鬼怪文学,到《聊斋))而发扬光大,实在是早已抛弃了存在和表象、中心和周边、人类和机器这种陈旧的“二元对立”了。如果我们用最新的巴尔特的结构语言学,或者最最新的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来分析《聊斋》人物,一定非常有趣。其能指、所指与西方大多数鬼怪故事都很不相同。西方鬼怪小说中的能指和所指,因为受到机械性语言元素的限制,总是在同一文本的平面上滑行,所以是一种平面结构。中国以《聊斋》为代表的鬼怪小说,其能指可以同更高层次的解构联系起来,从而可以得到一种立体结构。当然,这只能是后话,就此打住。
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雨果曾义愤填膺地口诛笔伐。同时,雨果也掌握了一点中国鬼怪的精神。他在《秋叶集》里吟到:
Lhomme,fantomeerrant,passe,sanslaisseimeme
Sonombrestirlemur!
(人生过隙,像游荡的鬼魂
在墙上也不留下身影)
读着这诗句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在雨果看来,人和鬼其实并不殊途的了。知我中国人者,西方合法国人其谁?前有伏尔泰,这里又有雨果!
(1998年作,收入作者《欧美琅女职嬛漫记》一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原文分四节,本书收入时不再分节。原文开头部分不谈鬼,已删去。)
这是一本西洋聊斋,集合了英、美、德、法四国名家的魅力。主要收录了《鬼屋凶灵》、《凡尔赛阴魂》、《一只断手》、《最后的笑声》、《恶梦记》、《卡尔十一的幻觉》、《鬼域救美人》、《小溪流那边》、《回首先生》、《昨日依依此门中》、《不落卡霸王》、《同鬼异屋》等十七篇鬼怪小说,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本书是一本选译的西洋鬼怪小说集。目前,冠以“密码”之名的书风行世界,横扫千军,所以不禁就起了《撒旦密码》这个书名。鬼怪这种文化现象,相信者言之凿凿,不信者斥之谬谬,至今莫衷一是,看起来也的确是“撒旦”撒向人间的某种密码。 本书所选的小说都出自西方文学名家,如笛福、狄更司、莫泊桑、柯南.道尔、布尔维.李顿、劳伦斯、拉法努和格拉斯比等人。笔者在每篇前面都写了一小段介绍,说明作者背景、本篇价值和欣赏角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撒旦密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0443153 如需购买下载《撒旦密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长沙 | 出版单位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撒旦密码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4 的主题关于 中篇小说-作品集-西方国家 ,短篇小说-作品集-西方国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