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本书从纪录片的定义、属性、类型,对世界纪录片和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作品、名作进行了介绍,对纪录片的筹拍、拍摄、后期制作及生产、营销、播出等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对纪录片的数字化、网络化、商业化进行了论述。
第一章纪录片概要
第一节什么是纪录片
第二节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纪录片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世界纪录片(上)
第一节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录短片
第二节弗拉哈迪与《北方的纳努克》
第三节格里尔逊与“Documentary”
第四节维尔托夫及其《电影眼睛》
第五节给魔鬼拍片的里芬斯塔尔
第六节罗姆及其“思想电影”
第三章世界纪录片(下)
第一节直接电影
第二节真实电影
第三节伊文思的传奇人生
第四节其他纪录片大师及作品
第五节纪录片的发展轨迹
第四章中国纪录片
第一节新闻纪录片时期(20世纪初-70年代)
第二节电视专题片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第三节电视纪录片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初-1997年)
第四节纪录片多元化发展时期(1997-)
第五节台湾纪录片
第六节港澳纪录片
第五章纪录片筹拍
第一节选题策划
第二节调研预访
第三节方案写作
第四节拍片准备
第五节拍摄提纲
第六章纪录片拍摄(上)
第一节景别、角度与构图
第二节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第三节录音
第四节用光
第七章纪录片拍摄(下)
第一节现场拍摄中的意识
第二节现场采访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
第四节真实再现(搬演)
第八章纪录片叙事
第一节叙事视角
第二节叙事方式
第三节叙事态度
第四节叙事时间
第五节叙事结构
第九章纪录片编辑
第一节后期制作流程及要点
第二节解说词
第三节蒙太奇
第四节叙事的剪辑与表现的剪辑
第五节画面的剪辑
第六节声音的剪辑
第十章纪录片运营
第一节纪录片生产
第二节纪录片播映
第三节纪录片营销
第十一章当代纪录片
第一节创作:颠覆与融合
第二节制播:数字化与网络化
第三节运营:产业化与全球化
附录
一、国外纪录片经典作品目录
二、中国纪录片经典作品目录
三、国内外重要纪录片活动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是一次记录世界的全面接触、一本记录片的实用新教材、也是一本记录片创作入门手册,全书首先从什么是纪录片这一基本命题出发,阐释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主要类型,介绍了中外纪录片发展史及各个时期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以期读者能对纪录片形成初步的认识。 这是一部全新的经录片创作教材,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本书首先从什么是纪录片这一基本命题出发,阐释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主要类型,介绍了中外纪录片发展史及各个时期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以期读者能对纪录片形成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书立足于创作实践,根据纪录片创作流程依次对纪录片的筹拍、拍摄、叙事、编辑等环节作了详尽的讲解,旨在提升初学者的创作理念和基本技能。当然,为开阔视野、把握脉动,本书还就当代纪录片发展趋势和纪录片运营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本书既可以作为新闻和艺术院校本科教材,也可以作为纪录片创作者、爱好者的入门手册,还可以作为研究者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纪录之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 ||
9787810798846 《纪录之门》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纪录之门是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52 的主题关于 纪录片-创作方法-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