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地层深处的光
寻找地层深处的光封面图

寻找地层深处的光

胡晓菁, 著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2.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成果,通过采集小组对田在艺院士及其家人、同事、朋友的访谈及史料的采集,从家庭影响、教育经历、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思想等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学科背景,采用“内史外史”结合的方法,勾勒其精彩的学术人生。

书籍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总序一总序二总序三序导言第一章 无奇的童年 渭河岸边的一农家 父亲的影响第二章 求学在外 动荡年代里的中学生 抗日时期的新青年 “科学救国”下的专业起步第三章 从玉门到陕北 奔赴玉门油矿 追随恩师孙健初 野外调查出真知 思想的变化 幸福新生活第四章 在新疆奋战的日子 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 对新疆石油前景的预见 “陆相生油”学术思想的成型第五章 投身两次石油大会战 石油勘探的战略东移 “拿下大油田” 理论的发展 奔赴大港新油区 对大港油田持续建设的意见第六章 从江汉到吉林 调至江汉油田 艰难岁月 恢复工作 调至吉林油田第七章 从实践者到理论家

内容摘要:

  田在艺是谁?恐怕只有石油勘探行业的老人熟悉这个名字,我们一般人所熟悉的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的英雄形象,他们“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激励着我们几代人为祖国奋斗。但是,我们国家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找到一个个大油田,一个功不可没的群体就是以田在艺为代表的广大的石油勘探科技工作者。他们的奋斗和奉献,他们对待每个数据严谨的科学态度,他们对待石油勘探开发这样一个庞大复杂工程的科学管理是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起步和发展的可靠基石。这是我作为本书编辑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通过这本书我觉得读者可以从一位老石油科技工作者的成长经历,大致了解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脉络,但重要的是在读者为大庆精神深深感动的同时,也会引起读者思考一些以往被强调的精神作用以外的东西。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寻找地层深处的光:田在艺传》通过田在艺院士无奇的童年、求学在外、玉门和陕北的工作十年、在新疆奋战的日子、投身两次石油大会战、参加江汉油田和吉林油田的建设,以及调入北京后的理论研究等内容,向人们全面、客观地展示了田院士的一生经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寻找地层深处的光:田在艺传》章节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令人振奋。【作者简介】胡晓菁,女,1981年生,湖北省黄石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06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学位,现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事中国近现代科学史、地学史研究。曾参与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金丹与长生》(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内丹》(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等著作的出版加工工作,并发表《关于大庆油田的发现之争》、《李四光: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田在艺口述》、《苏联专家与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等学术论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寻找地层深处的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9787504662743
如需购买下载《寻找地层深处的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精装
页数 222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寻找地层深处的光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3.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6.16 的主题关于 田在艺-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