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封面图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 菲茨杰拉德 (Fitzgerald,F.S.) ,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0.0

书籍简介: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一向以苛刻著称的著名诗人兼文艺评论家艾略特称之为“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小说以美国一战后纸醉金迷的狂欢为背景,描述了美国梦的幻灭。

书籍目录:

前言

20世纪是美国小说的黄金时代。一百年来,巨匠辈出,名著如林。自辛克莱.刘易斯于1930年首次为美国赢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先后又有赛珍珠、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莫里斯等小说家获奖。谁料到,1998年,纽约文学出版界巨擘兰登书屋回顾本世纪英语小说的成就,由负责编选世界名著经典的“现代文库”编委会选出20世纪最佳小说一百部,高踞榜首的是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划时代巨著《尤利西斯》,其次便是美国小说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所著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20世纪美国小说中,《了不起的盖茨比》自然就是首选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篇幅不长,与《尤利西斯》相比,仿佛是个“侏儒”,膺此殊荣,自然引起评论界议论纷纷,为诸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叫屈。好在自由世界文学评论中,历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代文库”的评价并非“一花独放”,从此确立了这一百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这至少不失为一家之言,而且也并非“空穴来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小说界群星灿烂,各放异彩。西奥多.德莱塞出版了一部又一部长篇巨著,1925年又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美国悲剧》。同年4月,《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纽约问世,著名诗人兼文艺评论家T.S.艾略特立刻称之为“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

艾略特是以苛刻闻名的批评家,因此我们就不难领会这评价的分量了。但是,这部杰作并没有给作者带来他所追求的名和利。直到1940年,他贫病交迫、溘然长逝10年以后,《了不起的盖茨比》和他的其他作品在美国和西欧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评论家和学者们也纷纷做出了新的高度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逐渐成为美国大学和中学英文课的必读书,今日则更是家喻户晓的美国文学经典了。

这部被如此看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到底是怎样一部小说呢?从故事情节的层次说起吧。青年军官杰伊.盖茨比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一个普通农家,他英俊聪明,耽于浪漫的好梦。他在南方一个大城市驻防时,和一个“大家闺秀”黛西一见钟情,私订终身。盖茨比出征欧洲期间,美丽风流的未婚妻却嫁给了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农。

盖茨比复员归国,在纽约从事非法的私酒生意,发了横财,决心夺回旧爱。这时汤姆和黛西已赶时髦迁居大纽约市长岛豪宅,盖茨比便在其海湾对面买下一所更加豪华的别墅,经常举行盛大的晚会,等待机会吸引黛西前来赴会,以期重温旧梦。久别重逢,黛西深为盖茨比忠贞的爱情所感动,也为他的财富动心。汤姆发现两人间的隐情后,在纽约寻衅摊牌,当众揭露盖茨比靠私酒买卖暴富。盖茨比不甘示弱,坦陈两人间五年不渝的爱情,要求黛西跟他走,黛西却拒绝和粗鄙不忠的丈夫分手。黛西驾车从纽约回家途中,心绪不宁,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威尔逊太太。盖茨比决心为她承担罪责。汤姆谎称驾车的是盖茨比,并唆使威尔逊枪杀了盖茨比。

“三角恋爱”的模式在中外小说史上屡见不鲜。一对热恋中的情侣,由于富有的第三者的介入而分手,结果造成悲剧,也不在少数。19世纪英国小说家埃米莉.勃朗特的杰作《呼啸山庄》就是一个例子。可是,在天才作家的笔下,一个言情小说的平常模式却被点化成一个“高贵的野蛮人”心灵承受最深刻的苦难的戏剧和景象、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即受难”的悲剧。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基本情节也属于同一个模式,菲茨杰拉德的天才却将一个并无多少罗曼蒂克色彩的“三角关系”点化成为一个独特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灵魂受难的缠绵悱恻的悲剧。

盖茨比有什么“了不起”?盖茨比从年轻时起就一心要追求“一个绚丽得无法形容的宇宙”:实际上长岛西卵的杰伊.盖茨比来自他对自己的柏拉图式的理念。他是上帝的儿子……因此他必须为他的天父效命,献身于一种博大、庸俗、华而不实的美。

一旦爱上了“黄金女郎”,“他那些无法形容的憧憬和她短暂的呼吸就结合在一起了”。她成为他理想的化身,尽管黛西早已移情别恋,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他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一一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

因此,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也超越了世俗的男欢女爱的恩怨。为了重温旧梦,他不惜投身纽约金钱世界的污泥浊。水,但是他对财富本身和花天酒地的生活并无兴趣,出污泥而不染。

为了抱着一个梦太久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一定透过可怕的树叶仰视过一片陌生的天空而感到毛骨悚然,同时发觉一朵玫瑰花是多么丑恶的东西,阳光照在刚刚露头的小草上又是多么残酷。

他的灵魂在受难,但是他无怨无悔,从一而终,“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小说叙述者从一开头就表白从不轻易褒贬人物,却在和盖茨比诀别之前理直气壮地喊道:“他们是一帮混蛋,他们那一大帮子都放在一堆还比不上你。”所以,盖茨比是“了不起的”。

盖茨比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明孕育出来的产儿。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元气未伤的美国进入了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美国梦”像一个在半空游荡的色彩斑斓的大气球,使一代美国人眼花缭乱,神魂颠倒。

菲茨杰拉德说过:“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会纵乐、最绚丽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将大有可写的。”他所大写特写的正是这个时代,并且将它命名为“爵士时代”,因此人们往往称他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

菲氏并不是一个旁观的历史学家,他纵情参与了“爵士时代”的酒食徵逐,他完全溶化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栩栩如生地重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气息和感情节奏。但更重要的是,在沉湎其中的同时,他又能冷眼旁观,体味“灯火阑珊,酒醒人散”的怅惘,用严峻的道德标准衡量一切,用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梦”感到幻灭的悲哀。不妨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仅是“爵士时代”的一曲挽歌,一个与德莱塞的代表作异曲同工的美国的悲剧,也是作家本人“灵魂的黑夜”的投影,“在那里永远是凌晨3点钟”。

小说家以凝炼而富有浓郁抒情气息的语言,刻画出“爵士时代”一个“美国梦”从鼓乐喧天到梦碎人亡的悲哀,情节、人物、对话、场景、主题等等熔铸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正如同时代中国小说家沈从文所说,一座希腊小庙,“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

但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写的不仅是“美国梦”幻灭的悲哀。它也写了“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想”的顽强生命力,盖茨比虽九死而不悔的追求就是它最好的印记。

小说是这样结束的: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一一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菲茨杰拉德“逆流向上的小舟”最后埋葬在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市一座古老的圣玛利天主教堂的墓园里。想当初,一个不甘寂寞的金发少年,梦想凭自己的锦绣才华,营造一座金碧辉煌的地上天堂,享尽人间赏心乐事。曾几何时,贫病交迫,梦碎酒醒。他身不由己来到这个角落安息,和他的红粉佳人分享一剖黄土和永恒的寂寞。墓碑前地面一块碑石上镌刻的正是这部杰作的最后一句。无独有偶,一个当代“美国梦”的巨人、电脑大王比尔.盖茨,也将这一句镌刻在华盛顿州豪宅图书室内的顶板上,作为“逆水行舟”的座右铭。

巫宁坤2004年6月于美国维州猎人森林客寓

内容摘要:

美国“爵士时代”的一曲挽歌,一个与德莱塞的代表作异曲同工的美国的悲剧。菲茨杰拉德说用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战后“迷失的一代”对于“美国梦”感到幻灭的悲哀。直到今天,《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是美国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
  作者菲茨杰拉德说:“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会纵乐、最绚丽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将大有可写的。”
  诗人兼文艺评论家T.S.艾略特说:“这是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
  作家海明威在回忆菲茨杰拉德时说:“既然他能够写出一本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好的书,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写出更好的书。”
  译者巫宁坤说:“艾略特和海明威都是以苛刻闻名的批评家,因此我们就不难领会这些评价的分量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菲茨吉拉德的代表作。书中描述了出身贫寒的盖茨比如何历尽艰辛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最终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人们心中的“了不起”的豪富,却又如何苦苦追求初恋时由于贫穷而失去的情人的故事再现了美国20世纪爵士乐时代”的社会揭示了“美国梦”的诱惑和破灭。书中文字短小精悍,结构错落有致并以典型的场面和行动、简洁、抒情的语言和形象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饱含韵味、极富美感的“最为动人的美国悲剧”。是一切希望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提高英语理解与写作的人们必读的生动教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了不起的盖茨比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双语译林
9787544701778
如需购买下载《了不起的盖茨比》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译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75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译林出版社于2007.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319.4:I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美国-现代 ,英语-汉语-对照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