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80.0
本画册为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的参展当代艺术作品。作品内容:设计、装置、雕塑、影像、架上艺术、综合材料等。
伊格纳斯·阿巴立(西班牙)
乔凡尼·安森莫(意大利)
弗拉基米尔·阿科契波夫(俄罗斯)
童音智(印度尼西亚)
菲利斯·比亚图(意大利)
托马斯·别克(英国)
约翰·凯奇(美国)
艾丽斯·卡塔内奥(意大利)
陈界仁(中国台湾)
露丝·克莱斯顿(英国)
迈克尔·克莱格·马丁(爱尔兰,英国)
杜韵+克莱尔一切斯(中国/美国)
马塞尔·扎马(加拿大)
豪若德·艾杰腾(美国)
丹·弗莱文(美国)
席尔·弗劳耶(德国)
藤本由纪夫(日本)
高世强(中国)
弗朗茨·格尔奇(瑞士)
格拉汉姆·古辛(英国)
咸进(韩国)
成京我(韩国)
韩庚佑(韩国)
胡昀(中国)
黄然(中国)
索菲亚·赫尔腾(瑞典)
安·维罗妮卡·詹森斯(比利时)
蒋志(中国)
蒂姆·约翰逊(澳大利亚)
阚萱(中国)
河原温(日本)
李异爱(韩国)
梁志和(中国香港)
黎薇(中国)
刘驿(中国)
弗拉基米尔·拉格托夫(俄罗斯)
陆扬(中国)
鲁兹和古吉斯堡(瑞士)
没顶公司(中国)
缪晓春(中国)
弗朗索瓦·莫尔莱(法国)
伍韶劲(中国香港)
提姆尔·诺维科夫(俄罗斯)
特雷弗·帕格林(美国)
科妮莉亚·帕克(英国)
凯蒂·帕特森(英国)
居斯帕·皮诺内(意大利)
苏珊·菲利普斯(英国)
约瑟夫·罗巴科斯基(波兰)
雅德维佳·萨维姿卡(波兰)
乔纳森·西佩(美国)
沈少民(澳大利亚)
史金淞(中国)
戴雅妮塔·辛格(印度)
隋建国(中国)
谭平(中国)
塔西为西小组(巴勒斯坦)
罗恩·泰拉达(加拿大)
阿米卡·陶任(以色列)
涂维政(中国台湾)
植田陆雄(日本)
王郁洋(中国)
萧昱(中国)
张大力(中国)
庄辉(中国)
正佳广场计划
秦思源(英国)
GUEST小组(中国)
格拉汉姆·古辛(英国)
何岸(中国)
黎薇(中国)
没顶公司(中国)
螺旋桨小组(越南)
TOF小组(中国)
汪建伟(中国)
杨振中(中国)
郑国谷(中国)
周啸虎(中国)
庄辉和旦儿(中国)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是一个研究性的展览,从启动展开始至今,一直将自身的目光集中在对于美术馆和艺术自身相关的“元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中。这种对于核心概念形而上层面的探讨将广州三年展由传统的展示行为拓展为了一种研究行为,这种研究行为并非深藏于书斋中的理论空谈,而是以具体且实在的展览的模式,以一种实践的精神所进行的讨论。 罗一平、姜节泓、乔纳森·沃金斯主编的《见所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精)》作为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方面保持了本届三年展对核心概念和命题关注与探索,另一方面又以富有创造力的方法论和关注点,对这些问题保持了进一步地、锲而不舍地追问和怀疑。虽然它最终很可能无法提供解答,并且其最终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寻求答案。然而这种对于问题的发现和探索并且进行执著的追问的努力本身,就是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在这一系列可见的展览中所隐藏着的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是一个研究性的展览,从启动展开始至今,一直将自身的目光集中在对于美术馆和艺术自身相关的“元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中。这种对于核心概念形而上层面的探讨将广州三年展由传统的展示行为拓展为了一种研究行为,这种研究行为并非深藏于书斋中的理论空谈,而是以具体且实在的展览的模式,以一种实践的精神所进行的讨论。 罗一平、姜节泓、乔纳森·沃金斯主编的《见所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精)》作为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方面保持了本届三年展对核心概念和命题关注与探索,另一方面又以富有创造力的方法论和关注点,对这些问题保持了进一步地、锲而不舍地追问和怀疑。虽然它最终很可能无法提供解答,并且其最终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寻求答案。然而这种对于问题的发现和探索并且进行执著的追问的努力本身,就是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在这一系列可见的展览中所隐藏着的未见。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见所未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6250277 如需购买下载《见所未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岭南美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25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见所未见是岭南美术出版社于2012.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121 的主题关于 美术-作品综合集-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