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20
定价:89.0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广西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为平和的传统诉讼观念,表现为息讼、简讼等基本样态,对于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广西民间也建立起了非常发达的民间调解制度,例如家族内部调解制度、壮族的寨老调解制度、瑶族的头人调解制度、侗族的款首调解制度、苗族的埋岩调解制度等等,促进了乡村秩序的稳定。同时,广西民间还孕育出强烈的正义观,如他们对于“理”有着坚定的信仰,对办案不公正的头人进行惩处,笃信社会公正等,实现了乡村秩序的公正。这些传统诉讼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由历史因素、制度因素、心理因素等造成的,其历史成因在于黑暗的官方诉讼,包括残酷的土官司法和腐败的流官司法,其文化成因在于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淳朴善良的天性等。广西民间传统诉讼观念与现代司法理念既存在着契合点,有利于促进和谐乡村建设。例如他们注重和谐的观念,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注重调解,有利于提高基层司法的效率;注重公平正义,有利于推进乡村社会的公正。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广西民间传统诉讼观念,汲取其中的积极因素,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 山歌传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以情说法: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促进和谐基层司法建设;灵活用法: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司法文化;弘法在人:加强基层司法人才队伍建设等。
| 书籍详细信息 | |||
| 书名 | 诉讼观念与和谐乡村建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 9787520169066 如需购买下载《诉讼观念与和谐乡村建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 定价(元) | 8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印数 | 1000 | |
诉讼观念与和谐乡村建设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5 ,F327.67 的主题关于 诉讼法-传统观念-关系-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广西 的书籍。
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西大学, 编著
肖富群, 等著
张海丰, 著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编著
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
汤志华, 等著
林树恒, 主编
江东洲, 主编
林春逸, 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