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0
海明威小说一直是国内外的热点,如何借助计算机进行解读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海明威简介 第二节 “花园路径现象”及其特点 第三节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四节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小结 独辟蹊径的创新第二章 国外海明威批评声誉研究 第一节 海明威在世时批评声誉研究(1929—1960) 第二节 海明威谢世后批评声誉研究(1961—2000) 小结 国外海明威批评声誉的特点与趋势第三章 国内海明威批评声誉研究 第一节 海明威批评声誉的前文本时期(1933—1977) 第二节 海明威批评声誉的文本时期(1978—1993) 第三节 海明威批评声誉的后文本时期(1994—200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海明威简介 第二节 “花园路径现象”及其特点 第三节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四节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小结 独辟蹊径的创新第二章 国外海明威批评声誉研究 第一节 海明威在世时批评声誉研究(1929—1960) 第二节 海明威谢世后批评声誉研究(1961—2000) 小结 国外海明威批评声誉的特点与趋势第三章 国内海明威批评声誉研究 第一节 海明威批评声誉的前文本时期(1933—1977) 第二节 海明威批评声誉的文本时期(1978—1993) 第三节 海明威批评声誉的后文本时期(1994—2004) 小结 国内海明威批评声誉的特点与趋势第四章 文本“花园路径现象” 第一节 句法和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相同点 第二节 句法和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不同点 第三节 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界定第五章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功能结构观 第一节 语义学对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研究的贡献 第二节 文本功能形成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理论纵轴 第三节 文本结构形成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理论横轴 第四节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理论构建 小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六章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多维性 第一节 海明威文本人物语义场的界定 第二节 海明威文本人物语义场中的多重文位结构 第三节 海明威文本人物语义场的多重文位引发“花园路径现象”第七章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的多模式 第一节 流线型结构 第二节 集合型结构 第三节 连藤型结构 第四节 交叉型结构 第五节 发散型结构 第六节 自发型结构 小结 情节变化带来GPP的多模式第八章 结语参考文献人名译名对照本书涉及海明威部分作品中英文对照后记
本研究借鉴西方语义理论,结合现代结构语义学模式,萃取心理语言学分析方法,以海明威文本为封闭域,在实践中探寻文本层面的花园路径现象。从第18章开始出现跳跃式变化,特别在第38章和第41章达到文本TIR的高峰,形成花园路径现象的最高峰值。 同时,对文本层面花园路径现象的分析可以从整体论的视角进行推进。本研究中,以《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的雪》、《老人与海》、《打不败的人》、《五万元》和《有的和没有的》作为聚合,分析它们在文本层面花园路径现象呈现出的统一模式和系统性特征,并以此作为利用现代语义学方法分析文学作品的有效尝试。 最后得出结论:海明威艺术特色得益于其文本中花园路径现象的存在。
海明威小说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如何借助计算机进行解读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本书讨论了以海明威初恋为蓝本的小说《永别了,武器》等作品,并通过具体数据说明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会迷失在情节的花园,并且能随着阅读深入形成折返,最终找寻到理解小说的顺畅路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迷失于折返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外国文学研究丛书 | ||
9787500469360 如需购买下载《迷失于折返》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迷失于折返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712.074-39 的主题关于 海明威,E.(1899~1961)-小说-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