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介绍了瑞典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的生平,着重介绍了他在中亚以及我国新疆、西藏一带进行测量、科学考察所留下的贡献。
引
闻鸡起舞
梦迷北极
南下高加索
波斯访古
巴格达情调
商队逃兵
文坛初啼
国王的特使
达马万德峰上
千里走单骑
冰山来客
首访喀什
赫定博士
西域初征
新疆的召唤
较力慕士塔格
喀喇湖的怪物
沙海初泛舟
危险的征兆
绝望的跋涉
一丛红柳树
神赐甘泉
克里雅河畔
追踪野骆驼
初访罗布泊
穿越可可西里
牧区炊烟
唐古特强盗
李鸿章的客人
发现之旅
踏波叶尔羌
漂流塔里木
塔克拉马干腹地
黑风暴中的楼兰
再探水乡
重返高原
美丽的大盐湖
痛失旅伴
揭开历史的尘封
假冒的蒙古香客
追堵与突围
高原探秘
踏勘世界屋脊
与病魔战斗
不许前进
峰回路转
班禅喇嘛的朋友
雪山与圣湖
恒河源头寻踪
艰辛的潜行
高原的最后征途
考察团长
中瑞学者的谈判
足迹遍内蒙
新疆遇阻
南京搬救兵
心醉庙宇间
最后的考察团员
夹缝里的公路顾问
大漠沧桑
悲情回程
风卷暮年
民间外交家
人生休止符
附录:赫定考察年表
前言
在人类史上,赫定是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他单枪匹马,一个人就给世界提供了那么多的地理新知和考古发现即把一些仅为当地人所知道的地理状况、历史遗迹收集起来,发布给全世界,并以地理学的规范和历史学的眼光处理这些山川地貌和残垣断壁,这在以前各个时代都很少见。
赫定一生多次来到我国的新疆、西藏地区,考察了多条山脉河流和多处沙漠荒原,绘制了多幅地图,进行了大量的测量,积累了大批科考资料,向世界贡献了关于我国新疆和西藏考察的3大套科学专著6卷本的《中亚科学考察报告》、11卷本的《南藏》和30卷本的《西北科学考察报告》,涉及了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地图、生物、天文、考古、民族、语言、历史、地理等多种学科,填补了多方面的空白,堪称我国西北的百科全书。赫定比起他的先行者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俄国军人普热瓦尔斯基等,贡献最多最大,是我国西北科考的一座高峰,也是地理大发现即将结束时代的又一曲传奇故事。
在地理学上,赫定的贡献是杰出的,他在新疆和西藏先后绘制了近2000张路线图,大量的冰川图、流域图、山系图、测高图等专门地图,提出了“罗布泊游移”等一些地理概念和假说,收集了很多河流湖泊的深度、流量等水文数据,记录了很多地区的温度、降水等气象资料,在很多地区踏出了第一条道路,甚至到过一些连当地人都没到过的地方。
在考古学上,赫定自己发现了楼兰古城、喀拉墩遗址,而他领导的考察队则发现了小河遗址,在广大的空间和辽阔的时间里找出了文明的节点,对我国历史研究乃至世界的历史研究都有很大促进作用。他给后世的人们勾勒出了清晰的丝绸之路,开启了现代人的想象空间,也引起了西北考古热潮(包括盗宝热潮)。
赫定在新疆、西藏的考察中还把我国宝贵的动物资源介绍给了世界,新疆虎、野骆驼、野驴、藏羚羊等珍稀物种,主要就是通过他而广为人知的。对这些动物赫定作了详细的观察,留下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今天一些物种像新疆虎等已经灭绝的时代,我们只能通过他的书来了解当年活跃在西北舞台的这些生灵了。
赫定考察中收集、保留了大量民俗资料,包括民族建筑、宗教用品等,他也拍摄和手绘了大量反映西域土人生活的图画。这些资料弥足珍贵,因为在那个时代和那些地区,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保存自身生存资料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保存他们的能力和办法。现在我们能够感性地了解百年前罗布人、维族人、西藏人所描述的罗布泊的浩淼烟波与新疆虎的勃勃英姿,全靠赫定留下的图画与照片。
赫定还是位十分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写出了大量游记,尤其是中国游记,如《我的探险生涯》、《戈壁沙漠之谜》、《大马的逃亡》、《失踪雪域七百五十天》、《丝绸之路》、《游移的湖》等。这些游记内容丰富、描述生动、科学性强,并附以大量的插图和照片,非常受读者欢迎,很多游记都是刚一出版就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全球流行,既为世界的旅游文学增加了瑰宝,也介绍了中国、宣传了中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
赫定杰出的探险成就,源自其坚实而可贵的品质。他从小培养自己的意志,锻炼强健的体魄,勇敢顽强,坚韧不拔,敢于冒险且善于冒险;他崇拜创新,热衷发现,以征服未知为己任,为深入不毛、遭受苦厄而自豪;他思维严密,观察细致,眼光敏锐,分析精深,探险计划设计慎重,勘察测量精益求精。赫定性格开朗,善于交际,有较高的亲和力和公关能力,走到哪里朋友就交到哪里,考察中得到瑞典、中国、俄国、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多方面的帮助,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赫定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为了让祖国扬名而不辞辛苦,蹈难犯险。此外赫定自觉主动,简朴节约,每一次考察的发起、组织都源自其自觉自为,有限的钱财都能花在刀刃上,这些品质对其成功也必不可少。赫定还具备高超的组织才能和管理能力,他知人善任,能恰当选人和安排工作,始终保持队伍的凝聚力,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对于旅队的牲口、粮食、水、草料等准备精当,管理严密,保证队伍的安全和效率。赫定在考察活动中,不但是首席科学家,也是出色的经理人、大将军。
作为19世纪末来我国考察的“帝国主义的科学家”,赫定早年的一些行为是有问题的,如不尊重中国主权,随意入境;带领4个俄国士兵护卫自己,搞治外法权、国中之国等。但是,就人品而言,赫定不是那种飞扬跋扈不讲道理的人,他来中国也不是为侵略扩张或盗取财宝,比起普热瓦尔斯基野蛮枪杀中国藏民、斯坦因大肆偷盗我国文物,要规矩得多甚至高尚得多,赫定坚持了一个正直的科学家应有风范。赫定在《我的探险生涯》中写道:“从前有些西方旅行家恶劣地践踏中国国民的感情,因此遇到麻烦的事,在我们中绝无所闻。中国人在他们国内是在家里,外国人只是客人,如果那些客人对于自身的利益,没有适当的机变和智慧,用宽宏合礼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的中国主人,由他们不好的态度,自身必食其报。就我所关涉的说,我将永不忘记这6年的快乐时光,我能有这种特例去与中国的一些最优秀的学者在野外同北平工作。我愿抱着同情及感谢终身记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赫定不仅这样说,他也尽可能地帮助中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如为中国政府勘测内地通往新疆的公路线路,资助他的中国青年助手到欧洲留学,因此,赫定总体上可以称为中国的朋友。至于他为了探险而查明西北地理,绘制西北地图,传播西北的文明,虽属于无意但贡献却是客观的,我们也应该铭记。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赫定的考察成就并不完全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我国政府和各族人民都为他的探险做出了贡献,如我国善良好客的地方官员给赫定提供便利条件,好几位队员为其事业牺牲了生命等。赫定自己也意识到这些因素,他在作品中尽量为每一个牺牲者留下名字、给予赞美,真诚地感谢他们的无私帮助。
身材矮小、戴着眼镜、外表温和、书生气十足的斯文.赫定,有着北欧人的坚强意志、冷静头脑和耐劳体魄,他能流利地说7种语言,掌握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艺术造诣深厚,几乎具备科学探险家的全部素质。斯文.赫定离开人世已经56年了。这期间虽然我们人类所未知的自然的疆界在发生变化,科学的前沿在不断推进,但是,我们对探险和献身精神的需要一如既往,因此我们还要重温赫定、学习赫定,让他的精神在中国生根,激励我们今天的探索和攀登。
在人类史上,赫定是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他单枪匹马,一个人就给世界提供了那么多的地理新知和考古发现即把一些仅为当地人所知道的地理状况、历史遗迹收集起来,发布给全世界,并以地理学的规范和历史学的眼光处理这些山川地貌和残垣断壁,这在以前各个时代都很少见。《斯文.赫定探险记》,一部关于新疆、西藏的百科式探险全书,带给你震撼心灵的感受,深入骨髓的惊奇! 本书用亲切自然、生动曲折的语言讲述了斯文.赫定这位瑞典籍世界著名探险家传奇而辉煌的一生。自小立志探险,16岁开始闯荡波斯、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1890年到1935年45间,先后五进五出中国,数次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三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下“死亡之海”罗布泊,翻越世界屋脊,深入雪域高原;首次发现楼兰古城、喀拉墩遗址;勘定恒河源头,探查古丝绸之路……一路惊险连连、传奇不断,引人入胜。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斯文·赫定探险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2629708 如需购买下载《斯文·赫定探险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三联书店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斯文·赫定探险记是上海三联书店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5.325.89 的主题关于 赫定,S.A.(1865~1952)-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