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
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封面图

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

王英杰, 刘宝存,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套丛书运用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建构了比较高等教育的理论框架,分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现实问题。

书籍目录:

导论

一、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等级的雏形:1945年前的德国高等学校

第一节 大学

一、无等级差异的大学(1386—1810年)

二、德国大学的发达与等级的形成(1810~1933年)

三、德国大学的衰微及大学内部等级差异化缩小(1933~1945年)

第二节 高等技术学校

一、高等技术学校的前身:技术学校的出现

二、高等技术学校的发展及其地位提升

第三节 师范学院

一、师范教育的出现:师徒制教育形式

二、师范学校

三、师范学院

第二章 向下拉平的时期:两个德国时期(1949~1990年)的高校分层

第一节 联邦德国高校的分层

一、重建时期(1945~1965年)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1965~1990年)

三、联邦德国高校的分层特点

第二节 民主德国高校的分层

一、民主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大学生的入学和毕业

三、高校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四、民主德国高校的分层特点

第三章 浮出水面的金字塔:1990年以来的德国高校分层

第一节 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大

一、东部高等教育的改造和重建

二、德国私立高校的发展

第二节 大学排行榜的出现及金字塔层级的清晰和固化

一、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第三方经费排行榜

二、高校发展中心研究排行榜

三、洪堡基金会排行榜

四、莱布尼茨奖排行榜

五、应用科学大学排行榜

第四章 向上的拉升:2005年以来“卓越计划”的实施

第一节 卓越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经过

一、卓越计划出台的背景

二、卓越计划的提出、争议和出台

第二节 卓越计划的评选及中期评价

一、卓越计划的评选

二、卓越计划的两轮评选的结果

三、卓越计划的中期评价

四、卓越计划进入第三轮

第三节 灯塔还是风车:“卓越计划”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的不足

二、重科研、轻教学

三、重理工、轻人文

第四节 卓越计划与精英大学

一、院校分层的强化

二、从卓越大学到精英大学:大学招生的变化

结语 德国高校分层的特征

一、历史的作用:老大学与新大学

二、政治的影响:东部大学与西部大学

三、经济的力量:南方的大学

四、与校外科研机构的结盟:科学中心地区的大学

五、不平等的根据:博士学位授予权

六、科研:声望的主要源泉

七、站在边缘上的德国私立高校

附录

德国联邦与各州关于“卓越计划”的协议书

“卓越计划”全部入选名单

各国的精英教育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本套丛书运用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建构了比较高等教育的理论框架,分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现实问题。

编辑推荐:

《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或将颠覆以往人们对德国高校千校一面的虚假印象,第一次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德国高校进行全面、清晰的分层。从院校分层的视角看德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史及正在进行中的变革,将混乱的德国高校结构梳理清楚,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京师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丛书
9787303118939
如需购买下载《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49.516.9 的主题关于 高等学校-教育史-研究-德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