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
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封面图

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

杨萌茅, 著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书籍简介:

从清代中叶开始,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个以宗宋为主的诗歌群体,文学史家称之为“同光体”或者是“宋诗派”。该书从“宋诗派”成员早期的文学活动、张之洞幕府与“宋诗派”文人群体的聚合、“宋诗派”文人群体关系网络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对“宋诗派”的产生、发展、衰落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有益的探讨。

书籍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几个宋诗派成员早期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碧湖诗社:陈三立在湖湘的交游

第二节 宣南旧侣:郑孝胥早期在京师的交游

第三节 福州支社:陈衍早期在福建的文学活动

第四节 丙戌会试:几个宋诗派文人的初晤

小结

第二章 幕府论诗:张之洞幕府与宋诗派文人群体的聚合

第一节 陈三立与张之洞幕府

第二节 幕府论诗与宋诗派人物的聚?

第三节 幕府交游与宋诗派人际网络的初步建立

小结

第三章 雅集与结社:宋诗派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都下雅集:陈衍等宋诗派成员在京师的活动

第二节 金陵唱和:陈三立在南京的交游

第三节 海上结社:超社、逸社与宋诗派在上海的文学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亲缘、地缘、学缘:宋诗派文人群体关系网络

第一节 宋诗派群体的亲缘关系

第二节 宋诗派群体的地缘关系

第三节 宋诗派群体的学缘关系

小结

第五章 古典?歌的现代传播:宋诗派与现代媒体

第一节 《庸言》杂志与宋诗派文人群体

第二节 《东方杂志》与宋诗派文人群体

小结

第六章 清流、维新与遗民--宋诗派文人群体政治文化身份初探

第一节 朝士重清流,此风亦久息:宋诗派与清流党

第二节 我心维新,我学守旧:作为戊戌党人的宋诗派成员

第三节 早取新法新,晚同迂叟迂:宋诗派文人的遗民立场

第七章 宋诗派与其他文学群体

第一节 宋诗派与“诗界革命”群体

第二节 南社与宋诗派--以1917年?宋诗之争为中心

第三节 学衡派与宋诗派

小结

第八章 新文学阵营与宋诗派的渊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研究》是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基地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共两辑。第一辑七种,分别是《新青年》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南社、台湾栎社以及施蛰存、刘呐鸥等文人为核心的文学团体。由我和丁帆教授联袂主编。2006年完成。最初计划远不止七种,因为教育部要在规定期限内检查成果,于是将已经定稿的著作编成第一辑,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第二辑八种著述基本延续了第一辑包罗万象的风格,既有新月社、狂飙社、以《七月》《希望》为中心的胡风派文艺社团、延安地区的文艺社团、台湾创世纪社,也有台湾一厦门的菽庄诗社、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宋诗派诗人群体等等,还有当代文学史上的“探索者”冤案。其实,即使新加了这八种研究成果,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的课题还远远没有穷尽,因此我们仍须努力,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丛书
9787543044463
如需购买下载《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武汉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是武汉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09 的主题关于 同光体-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