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60.0
在常识世界里,哲学产生方法,方法即是对哲学的运用。但从发生学考量,而是方法创造哲学,哲学运筹方法。基于此一认知理路,本著拷问孕育生成生态理性哲学的生态化综合方法何以可能产生和如何引导世界?方法的生成,既是历史传承的产物,也是时代突围其存在困境的呈现,更是未来召唤现实的整合。以此三者为整合视域,首先检讨生态综合方法生成的人类认知背景,即局部-整体论的西方哲学方法道路和整体-局部论的中国哲学方法道路如何向当代整合的路径。然后分别从方法的哲学本质、内在精神、认知视域、思维方式等方面考察生态化综合的自身构成及其特质。最后考量生态化综合的实践指向:限度生存,构成生态化综合的发展原则;法理情并生,构成生态化综合的政治方向;广阔博爱与全面慈善,构成生态化综合的伦理诉求;生境化育,构成生态化综合的教育理想。
导论:突围当代境遇的哲学方法 一、方法的特征与功能 1方法的创造论特征 2方法的生存论功能 二、方法生成的三维土壤 1方法的传承与革新 2方法生成的当代境遇 三、方法生成的哲学基础 1生态理性哲学的基本命题 2生态理性哲学的实践命题 第一卷生态化综合的生成背景 第1章局部整体论:哲学方法的西方道路 一、经验与理性:西方哲学的双重路向 1“理性”概念释义 2经验与理性的源流 二、工具与方法:科学主义的整体诉求 1科学与哲学的源头关系 2科学及其理路与精神 3科学主义的僭越与虚妄 三、个别生成整体:哲学方法的演进阶梯 1碎片与实存:学科分类主义视域和方法 2从具体到整体:哲学思维的经验比拊方法 3从抽象到整体:哲学思维的观念描述方法 4从碎片到整体:哲学思维的分析综合方法 四、具体达向抽象:西方哲学方法的特征 1局部动力学的二元论认知模式 2局部动力学的抽象主义道路 3局部动力学的分析主义方向 第2章整体局部论:哲学方法的中国道路 一、人事中心:中国文化的体认方向 1血缘群体:文化体认的原初条件 2自然中心:希腊文化的地缘视域 3人伦中心:远古中华的地缘视域 二、整体生成个体:整体动力学演进方式 三、理想与血缘:整体动力学的存在基础 1地土之象的天人相合视野 2大地与血缘:方法之根与生存之本 四、至上而下:整体动力学的一元论模式 1整体动力学的优劣之势 2一元论的具象主义道路 五、三重直观:整体动力学的领悟主义方向 1中国哲学方法的特征 2领悟主义的社会化道路 第3章生态化综合:哲学方法的当代道路 一、生态化综合生成的时代背景 1中西方法的自为性局限 2化解危机的方法论要求 二、生态化综合生成的历史土壤 1生态化综合的整体源泉 2生态化综合的整合依据 三、生态化综合的认知历程 1 1989:生态化综合的整体生成 2运用与困惑:生态化综合的困境突围 3转移与定位:生态化综合的迂回展开 第二卷生态化综合的哲学考量 第4章生态整体性:生态化综合的哲学本质 一、生态化综合的自身构成 1多元开放的整体取向 2动态生成的生态诉求 3动态生成的方法功能 4超越已有的统合特性 二、生态化综合的存在论意蕴 1生态化综合的本体论意蕴 2生态化综合的认知论维度 3生态化综合的实践论指向 第5章生态化综合的方法论精神 一、生态化综合的宇宙论依据 1自然宇宙自创与他创方式 2生态化综合的存在论取向 二、生态化综合的场域论法则 1自然为人立法的存在论依据 2人为自然护法的生物学前提 三、生态化综合的三维论精神 1共在互存:生态化综合的存在论精神 2共生互生:生态化综合的生存论精神 3生生不息:生态化综合的实践论精神 四、生态化综合的生境化诉求 1生态化综合的生境化本质 2生态化综合的生境化方向 第6章全景视塔:生态化综合的认知视域 一、生态化综合的方法论整合 1社会—历史学方法的整合 2物种—生态学方法的整合 3宇宙—自然学方法的整合 4人类—文化学方法的整合 二、生态化综合的多元化视域 1场域论与动态生成性 2宇宙与心灵的相向敞开 3生境时代的整合视域朝向 第7章统合直觉:生态化综合的思维方式 一、智慧·思维方式·方法 1智慧的特点与形式 2智慧·思维·方法 二、统合直觉的内涵特征 1直觉乃思维的基本方式 2直觉生成的基本方式 3统合直觉的本质规定 4统合直觉的方法论构成 三、统合直觉的生成与展开 1统合直觉生成的哲学依据 2统合直觉生成的生境逻辑依据 3直觉生成的心理学依据 第三卷生态化综合的实践指向 第8章限度生存:生态化综合的发展原理 一、限度生存与永续发展 1“发展”的生存论释义 2“发展”的生态整体论取向 二、生态化综合的实践本质 1
在常识世界里,哲学产生方法,方法即是对哲学的运用。但从发生学考量,而是方法创造哲学,哲学运筹方法。基于此一认知理路,本著拷问孕育生成生态理性哲学的生态化综合方法何以可能产生和如何引导世界?方法的生成,既是历史传承的产物,也是时代突围其存在困境的呈现,更是未来召唤现实的整合展布。以此三者为整合视域,首先检讨生态综合方法生成的人类认知背景,即局部-整体论的西方哲学方法道路和整体-局部论的中国哲学方法道路如何向当代整合的路径。然后分别从方法的哲学本质、内在精神、认知视域、思维方式等方面考察生态化综合的自身构成及其特质。最后考量生态化综合的实践指向:限度生存,构成生态化综合的发展原则;法理情并生,构成生态化综合的政治方向;广阔博爱与全面慈善,构成生态化综合的伦理诉求;生境化育,构成生态化综合的教育理想。生态化综合作为一种新全的世界观,在认知与实践两个领域得到全面展布。 【作者简介】 唐代兴,四川广安人,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立足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发展整合生成之当代境遇,围绕“当代人类何以才能理性存在发展”而致思不息,先后提出“人是世界性存在者”、“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生互生”、“生态文明乃人·自然·环境的生境化”、“生态化综合是生境文明的根本方法”等六个基本命题和“反思自然失律人为论”、“重建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遵循生境逻辑法则”、“遵循限度生存法则”、“重构生境利益机制”、“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等六个实践命题,创建生态理性哲学及方法,并以此为思想基础和认知导向,探索生境伦理问题,并开创灾疫伦理学新学科。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人类书写论》(1991)、《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1998、2013)、《当代语义美学论纲--人类行为意义研究》(2001、2003)、《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2003)、《生态理性哲学导论》(2005)、《宪政建设的伦理基础与道德维度》(2008)、《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2012)、八卷《生境伦理学》(2013-2104)等21部生态理性哲学专著。